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浒传》第30、31回教学点

(2018-07-19 06:52:36)
标签:

杂谈

“愉阅乐思”打卡第 16天
打卡人: 常园花
时间:7月18日
内容:《水浒传》第30、31回
1.武松为何要血溅鸳鸯楼?从这个情节谈一谈武松的性格。
张都监听信弟弟张团练的话,为张团练的徒弟蒋门神报仇,贪图贿赂,设计陷害武松偷盗,武松被杖二十,刺配恩州​。又买通公人准备在飞云浦杀死武松。武松发现后杀死公人,还是怨气冲天,决心杀死张都监泄恨。
​急侠好义、刚猛不屈、敢作敢当、恩怨分明,知恩图报,不向恶势力低头、他主张正义,嫉恶如仇
2.在《水浒传》中,描写武松的多达十一回,是单线描写耗费笔墨最多的一个梁山好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
武松身上集中了所有的梁山好汉的典型特点,武功卓越,爱憎分明,情深义重,善良正直,好打抱不平,几乎拥有了所有的英雄特点。
这就是武松,一生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和反抗精神,尽管也曾被人利用,但终究从残酷的现实中,从迷失的自我中醒悟过来,一步一步地克服自己的弱点,渐渐地走向成熟。这要归功于作者对武松的生活化描写。只有有生活气息的人物才能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3.施耐庵笔下的武松,主要体现了三个字——杀,醉,打。
这三样都是《水浒》中所谓好汉们最惯用和最崇拜的东西,武松在这三方面表现尤其突出,杀堪比李逵;醉胜似鲁智深;打更是独树一帜,一只老虎、一个门神都吃饱了武行者的拳头。
血溅鸳鸯楼,武松身背十五条人命,可谓创下了梁山好汉一次性杀人最多的记录。
武松鸳鸯楼一案杀死男女一十五名,除蒋门神、张都监、张团练三人死有余辜外,其他十二条人命死得有些冤,武松确实杀人过头了,也可说是滥杀无辜。血溅鸳鸯楼一案是武松一生最不光彩的一页,报仇心切尚可理解,但白白结果十二条无辜人命,则不是一个真正好汉之所为。梁山好汉大都犯同一个毛病,那就是视杀人如儿戏,似乎只有杀人才能体现出好汉的风度,这方面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武松和李逵。梁山一个“义”字,后面背负了多少条无辜人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