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电路》教学反思
(2018-04-25 15:51:12)《家庭电路》是九年级物理教材中将电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典型课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日常生活用电常识。本节课采用演示、讲解、指导学生讨论、归纳总结、指导学生自学等教学方法。这节课的内容同生活实际联系较密切,应让学生多观察,多讨论发言。由于知识点较多,如果不注意控制时间,很难在一节课内完成所有教学任务,并且大多数知识学生常识性了解即可,课堂容易变得平淡、乏味。现在的学生多居住在楼房里,在生活中对于家庭电路的组成缺少直观观察机会,影响了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两点:
1、直观教学,采用大量的实物图片,并让学生接触实物或模型,使教学内容直观便于接受,并加快了教学进度。2、课堂设计要体现出课改理念,淡化单纯的记忆,重在对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家庭电路的组成,试电笔的使用方法,三线插头和插座的作用等内容都是有趣而有用的;但是内容琐碎、繁杂,有许多潜知识包含在其中。课上的时间略显紧张,稍有不当就可能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这就促使我在导学案的制定上下了功夫,导学案的设计要适合学情,要有利于教学的展开,同时我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中分散学习任务,开展组内合作交流活动,这样既节省了自学时间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灯泡与控制它的开关之间应怎样连接?对于这样的问题,采用口答的方式效果不够直观,所以我把问题转移到了黑板上,请各组同学经过思考后再将答案画出来进行说明。有图为证,又有个人的积极思考在其中,学生们对这一问题自然记得扎扎实实。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自学后,学生们了解了试电笔的构造,然后又对如何正确使用试电笔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将学生请到讲台前,让他拿着试电笔,做现场示范,既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又能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应用能力,这就是老师讲十遍也不如学生自己亲自看一遍。学生看十遍不如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感受一遍,这也就是物理学科在实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最大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