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简单高效的分时选股绝技,十年老股民良心分享

(2018-08-09 17:05:30)
标签:

分时图

金叉

牛股

选股

涨停板

分类: 股票技巧

分时图有两条线,白色的一条叫即时股价线,黄色的一条叫平均股价线。

分时图选股之分时横盘

分时横盘分时横盘是一种常见形态,为什么会出现这形态有两种原因:

1,有人维持股价进行出货,不想卖的低,出的差不多了就开始下跌。

2,是强势调整,横盘庄家在吃抛盘和打买盘进行洗盘调整,结束后必然上涨,庄家不让股价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跌必然是想拉高股价,作为一种上涨概率很大的形态一定要一起注意。

你如果持有的股票出现这种情况完全可以持有等待趋势出来,如果要买的话,一定要注意横盘的股票,一但股价启动可以考虑接介入。当然任何时候股价不是涨就是跌,这点你要时刻记住。可以用低点原则判断,横盘形成的一个低点必然不会被跌破,如果跌破意味着下跌,上涨其中的高点必然被突破,突破就可以买进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08/b0e89042867447a58ea5c9608db27753.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08/ac558a122f8e4190a4213c68d779ce1a.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08/4135c54f917d4fcab274e6672b934915.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08/0e4f3698cef7415ca5422bbd6877e3de.jpeg

一、分时图判断的关键

(一)分时图的判断一定要以日K线为核心根基,在日K线发出买入或卖出信号后,再去以分时图决策买卖点和选个股。千万不要无视日K线,用分时图就决定了买卖点,这是极端错误的。同样的分时形态,在不同的上升或下降的短线趋势中,判断效果和方向的选择是完全不同的,个股的买卖也是一样,同样的分时形态,大盘上升形态中该买,下降形态中就该卖了。

(二)先以周K线判断中期趋势的升降,再以大盘日K线决策是否处于短线出击的买卖点,再以大盘是否处于买卖点决策个股是否操作,然后再根据个股日K线同时结合分时,决策个股的买卖。注意,日K线和分时是同时参考评估的。总的就是:看长做短,大盘决定个股,个股靠日K线和分时组合判断。

我认为,强势股总会在某一天分时图上呈现出某些共有的特征,这才是我们进场的依据或是辅助的认证。

二、分时图看盘的法则

强势股主要有以下形态特征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一)开盘30-45分钟内,价格一直在O轴线上方;

(二)在10点后有效突破均价线,价格高点不低于10点前的高点;

(三)涨幅超过3%。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08/3f63873710fc4882bbcd88c0830f0a12.jpeg

以后碰到这种形态,闭着眼睛都可以买进!

第一个条件,表明了主力做多的意向。为什么价格能守在O轴线上方?因为主力在那个价位放置了很多买单,不让他跌下来!大盘刚刚超跌反弹的时候,很多个股都满足不了这个条件,那就要尽量选一些价格在O轴线下方时间较短的股票,说明主力能有力量快速拉起,如能满足后2个条件,后市同样看好。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08/68ddcd02e30f4391a83a72317da958a6.jpeg

第二个条件,预示了该股后续的走势。股价过早冲高回落,小心主力的高开出货!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08/145ff13ea4b242a6bb38a4f3a5cf1687.jpeg

第三个条件,并非必要的。如果满足,可以马上跟进!涨幅没超过3%的,说明强势不怎么明显。一般都会回调,可以等回调,并结合大盘走势,在尾盘伺机介入。港股下午开盘在2:30,鉴于A股和港股的关联性,所以A股回补的最佳时机应该有两个,一个是13:40,基本可抓住当天的最低位,但有点冒险,如果大盘继续向下,这个低位是保不住的;另一个是盘尾2:30前后,结合大盘走向,抓住次低位。不管是进场,还是高抛低吸的补仓,还是要结合大盘走势,而且最好突破均价线,或在均价下方不远的地方!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08/1246d6e987594551bd466ec58ea54792.jpeg

问题:强势股买入后,是不是按超短线操作啊?做短线的,挣钱就跑,一般5-7%,然后寻求其他符合条件的个股,或者高抛低吸;做长线的,可一直持股,等分时图出现要跑的形态,才考虑出货。

在10点以后,股市进入多空双方搏杀阶段,除去开盘与收盘个半个小时,其余时间全为盘中交易,股价在盘中走势,无论是探底拉升、窄幅震荡,或冲高回落全部体现控盘主力的操作意图。学了分时图选股以后,相信大家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如何有效的识别分时出货呢?

我们来看:

分时图主力出货信号

(一)跌破均价线卖点。均价线反映了当日买入的平均价格,它的走向也反映了市场投资者的买卖意愿。如果股价跌破均价线,说明最近的买入意愿已经严重下降,卖出意愿增强了很多,投资者愿意以低于均价的价格出货足以说明当时空头占据优势,场内获利盘和恐慌盘常常会跟风出逃,股价短期内将步入调整周期,机会较小,应及时卖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08/4b6c05bf723642e9aee9c91c1e7e26ab.jpeg

(二)跌破前高卖点。股价逐波上涨,然后股价下滑,跌破前期高点位置。前期高点通常可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撑位,如果股价跌破前高,意味着防守的一道屏障已经被突破,后市继续下跌的可能性极大。此时,上涨量能难以维系,股价反转向下,短期内多方无力有效反攻,果断出逃为上策。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08/5ac8c6c92c1f488b92a2b68a7b32d68d.jpeg

(三)分时线与均价线背离卖点。分时线走高,均价线没有跟随。说明市场不认同股价上涨,追涨意愿不足。既然市场大部分人不认同上涨,则后市下跌的可能性较大。此时从技术上来看,股价前期整体涨幅较大,虽然分时线快速走高,但均价线并不跟随向上,同时也缺乏成交量配合,这样上涨反而成为及时出货的好机会。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08/5c882258c5f54ec49aa8f8badb4fb51f.jpeg

(四)选股三大注意事项。

1、提防董监低持股的个股。通常情况下,都是董监高持股的现象,如果出现的是董监低持股,那么这个个股可能就是被大股东所不关心的,大股东很大可能就会低价卖股的情况。这是我们可以看到了,但是大股东们的操盘意向重来是捉弄不定的。因为他大部分时间下,完全可以控制股市的变化。所以,这些还是要认真对待,尤其是短线炒股人员。

2、更换财务长的个股。其实,上市股市的高层领导的变换都会影响到股票的走势。但是有更加厉害的,一个是财务长,财务长更换关联到年财报的明确性和客观性。另一个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就是会计师事务所。这种情况下,其投资风险是很令人忧心的。法令规定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要依据每四年一次,但是,这个影响是非常之大的,这个也要注意。

3、跌破每股净值的股票。跌破每股净值,是资产减去负债后所得到的数值,通常会离不开资产价值高估和负债低估。资产价值的高估往往发生在存货、应收款资产等具有风险性资产价值的认定。

文章来源:大姚老师(微信号dy30066)原创作品,如需转载学习,请注明出处!每日分享实盘操作选股技巧,定时更新最新大盘走势!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