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除去忧愁祸患的法门

(2023-06-01 11:43:56)
标签:

武汉佛教杂志

读书会

分类: 编辑部读书会
    佛陀曾经这样教导比丘们:“有五件事,所有的人,包括女人、男人;在家或出家,都应当时常拿来自我警惕:我会变老,我不能免于变老。我会生病,我不能免于生病。我会死亡,我不能免于死亡。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有离我而去的时候。我所做过的恶业,终究是会由我来承担。这样,可以警惕以年轻力壮、没病痛、能活着、能拥有、心存侥幸作恶而自豪的人,免除他们的沉迷与行恶,引导他们走向出世的修学之路。”
    摩揭陀国阿阇世王登基后第八年,佛陀入灭了。 
    摩揭陀国的文荼王,对他的第一夫人跋陀十分宠爱。 
    有一天,跋陀夫人去世了,噩耗传来,让文荼王哀痛不已,整天不吃不喝,不理朝政,憔悴邋遢地守着跋陀夫人的遗体,还交代他的亲信侍从官披亚卡,将夫人的遗体浸泡在麻油槽中防腐,以方便他时时看望。 
    披亚卡特别去订制了一个大铁槽,按文荼王的意思办了,但心想,这样下去实在不是办法,应当帮国王找一位可以亲近的沙门或婆罗门,来帮国王拔除心中的忧郁之箭。 
    那时,尊者那罗陀正好在摩揭陀国的首都华氏城游化,住在一位长者的竹林园中。尊者那罗陀是一位博学识广,辩才无碍,善于教化的大阿罗汉,深受当地人的敬重。  
    于是,披亚卡向文荼王禀报,建议国王去见尊者那罗陀。文荼王同意了,差遣披亚卡先向尊者那罗陀求见,展现了当时王者敬重沙门、婆罗门修行者的风气。尊者那罗陀也同意了,愿意随时接受文荼王的来访。 
    文荼王一行人庄严的车队,来到了竹林园外,大家下车步行进入园内,见到了那罗陀尊者。一番问讯礼敬之后,尊者那罗陀说了: 
    “大王!不要因为那些像梦境、泡沫、雪堆、幻影般无常不实之事起忧愁,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沙门、婆罗门、天、魔、梵等,世间一切众生,有五件事最不可得。哪五件事呢?那就是:让我不老、不病、不死、所拥有的不失、不灭,这是世尊的教说。 
    大王!一般不曾听闻这个道理的人,当他老了、病了,遇到亲人死了,所拥有的失去、坏灭了,他不去想这些情形又不是只有自己才如此,是一切众生都一样的,因而忧愁、苦恼、哀痛不已,甚至于搥胸号泣、食不知味、憔悴邋遢、反应迟钝而陷于迷乱。如此一来,徒增亲友的担忧、怨敌的欢喜。这就像中了浸泡过毒液的忧愁之箭,全然是自寻烦恼。 
    又,听闻世尊教化的贤圣弟子们,他们深知一切众生都无法避免老、病、死、失去、坏灭,如果自己因此而忧愁、苦恼、哀痛,搥胸号泣、陷于迷乱,只是徒增亲友的担忧、怨敌的欢喜,赔掉了自己的健康,甚至于因而丧命而已。能这样思惟,便能拔除那浸泡过毒液的忧愁之箭,解除生、老、病、死的灾患苦恼了。” 
    对尊者那罗陀的这一番教说,文荼王听进去了,便询问尊者那罗陀:“这个法门的名称是什么?应当如何修?” 
    “这就叫作除去忧愁祸患法门,应当从每一个念头的思惟来修。”尊者那罗陀回答说。  
    “真是如您所说的,是除去忧愁祸患的法门。为什么呢?因为我听了以后,所有的愁苦都解除了。”文荼王作了这样正面的回应,同时,邀请尊者那罗陀,能常到王宫教说,以使国家人民多多获益,并且劝请尊者能将这个法门广为教化流传,使之永存于世。 
    最后,文荼王表明要归依尊者那罗陀。
    “大王!不要归依我,应当归依佛。”尊者那罗陀说。 
    “谁是佛呢?”文荼王问。 
    “大王!迦毘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出家学道,修道成佛,号释迦文,是您应当归依的佛。”尊者那罗陀说。 
    “现在释迦文佛在哪里?离这里有多远呢?” 
    “释迦文佛已经入灭了。” 
    “怎么这么快就入灭了呢?如果释迦文佛还在世上,不论多远,我都要去见释迦文佛。”然后,文荼王起身,合掌长跪,发愿今生归依佛、法、僧伽,愿为在家佛弟子。

(本则故事前段取材自《增支部第五集第五七经》,后段取材自《增壹阿含第三二品第七经》、《增支部第五集第五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凡人与大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