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家乡民俗》

(2018-08-11 14:48:51)
一、活动背景
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普及、科技的日新月异、生活方式的高速运转,对人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对活动课程不够重视,使学生远离社会,缺少了解、适应、参与社会的机会。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的、整体的、开放的教育活动,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或得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油坊紧挨着大运河,在这里,众多的民俗风情给当地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了学校很好的教育资源。一个民族的特征最直接地由它的民风民俗表现出来,它是一个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了解民风民俗 ,树立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更继承和家乡传统文化。因此我们把了解家乡民俗作为这次综合实践的研究内容。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家乡民俗,喜爱家乡民俗,在活动中拓宽学生的视野,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亲近家乡民俗,喜爱家乡民俗的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良好品德。
3、能力目标: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组织活动,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体现“学生是学习和活动的主体”这个理念;培养学生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包括合作能力、参与能力、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条件分析
这次研究家乡民俗的综合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学生完全有能力完成此次综合实践活动,他们具备充足的条件把活动更好地进行下去。
四、设计理念
教师预设活动的程序,先进行开题,之后指导活动方案,并由学生按活动方案开展活动,其间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采访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学生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在成果展示的环节,各小组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展示本小组研究的成果,最后,由全体学生共同努力,把资料进行整理汇编,最后以读本的形式呈现家乡传统民俗。
五、活动时间
课时建议:四至五周,每周一个课时,开题一个课时,指导活动方案一个课时,活动过程中指导一个课时,最后的展示总结两个课时,具体实施过程占用约一个月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学生在课下完成。
六、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制定计划方案阶段、实施方案阶段、成果展示阶段、活动总结。
包括1、准备阶段(或开题阶段)包括创设情境、确定主题、分组讨论,整理归纳子课题、自由结组等。2、制定计划方案阶段(初定活动方案、论证活动方案)3、实施方案阶段4、成果展示阶段5、活动总结
1、准备阶段(开题课)
教师从国庆节和中秋节谈起,从国家法定节日引入家乡传统节日,激发学生对家乡民俗的兴趣。
(1)活动第一环节,了解民俗。
教师引出民俗,有家乡特色的传统文化,除了节日,还有很多其它的内容,并用幻灯片展示民俗的相关知识。
之后,教师提问学生在当地都有哪些民俗。
(2)活动第二环节,提出问题:家乡有哪些民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自己知道的当地的民俗,并由小组长把这些民俗写在黑板上。
学生写出的民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饮食、小吃、服装、文化、故事、红白喜事等。
(3)活动第3环节,归纳子主题
通过把重复的问题进行分类,最终形成了5个子主题,分别是家乡节日、家乡故事传说、家乡美食、家乡红白事习俗和家乡服装等。
考虑到当地的衣服并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而喜欢研究衣服的学生也比较少,最终把主题目精简为四个,分别是家乡节日、家乡故事、家乡美食、家乡红白事习俗。
(4)活动第四环节,自由分组。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四个小组,学生用十分钟时间,选出小组长,讨论小组名称及口号。
经过讨论,分别确立了天天故事汇、节日大联欢、味道调查团、红白理事会四个小组名称,并选出了组长,想出了小组的口号。
天天故事汇,讲述家乡精彩传说
味道调查团,记录家乡可口美食
节日大联欢,传承家乡传统节日
红白理事会,再现家乡民俗礼仪
下课前,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原则以鼓励指导为主。之后把活动方案表格发给学生。
2、制定计划方案阶段(指导活动方案课)
(1)课下时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活动计划、方案的撰写工作,并对活动方案进行修正、完善。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为本组寻找一位指导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2)教师回顾导入。
师:“上一节我们研究的主题是?”
生(齐):“走进家乡民俗”。
师:……
教师简单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自然过度到本节课。
(3)看一看,了解制定活动方案的基本要求
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制定活动方案的一些基本要求,使学生知道从哪些角度完善本小组的活动方案。
(4)说一说:汇报交流小组活动方案
汇报、交流活动方案
小组代表上台向大家汇报本小组制定的活动方案,汇报结束后,其它组同学对活动方案提出改进意见或问题,进一步完善小组活动方案。
(5)做一做:完善小组活动方案
结合同学们提出的建议,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完善本小组的活动方案,之后由各小组代表同学把修改后变动的部分汇报给大家。
(6)教师点评
师:“各小组的活动方案制定的非常精彩,很多同学都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大家表现的都非常好,既然我们能制定这么精彩的活动方案,那么,我们有信心把它更好的开展下去吗?”
生:“有!”
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接下来,看同学们的了,下课。”
4、实施方案阶段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施,分别针对自己小组的研究内容,进行相关调查研究。研究形式有向当地老人采访包括运河传说在内的当地传说故事,用摄像机拍摄家乡美食的制作过程,向有经验的人请教红白喜事的演变,现在婚丧嫁娶的相关礼仪地求等,向老人询问现在和以前人们过传统节日的变化等。
对于学生的离校采访调查,指导教师作好指导,保证不会出现意外状况,为活动的高效完成提出有效建议。
5、整理活动成果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所收集到的资料,设计演示文稿,为最后的成果展示作好充分准备。这时,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如演示文稿的设计,调查报告的撰写,视频的编辑等。
6、成果展示,教师作总结。
展示课分两个环节,展示及评奖,每个小组围绕本组子主题,首先用演示文稿的方式展示本组的活动过程、活动成果包括手抄报、小品表演、视频影像记录、调查报告、自己编写的家乡民俗小册子等,之后,小组长作总结,指出了本组在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
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作出点评,学生分别对各小组进行打分,教师结合各组学生的意见,授予各小组“创新奖”、“精英奖”、“拼搏奖”……等不同奖项。
七、实施条件:
为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结题,班级向学校申请了摄像机和照相机,并开放了图书室和微机室,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还不高,各小组都找到一位指导教师作指导,为活动的进行打下了基础。
八、活动管理:
1、对学校财物使用作好登记,尤其是摄像机、照相机等贵重器材。
2、上网查找资料及图书馆查找资料时,先联系相关管理员,并有指导教师监督,避免出现财物损失及设备损坏的情况。
3、在学生拍摄视频时,先报请班主任的批准,并有指导教师在场,避免因为学生操作不当损坏摄像机或相机。
九、活动成果:
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各小组活动成果主要通过视频、幻灯片、调查报告、手抄报、小品表演等形式展现,展示课上还包括学生对视频的解说,如设计的目的,活动的感想,活动过程中的花絮,各小组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等等。
十、注意事项:
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一是研究的内容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由于我所任教的学生以前没有上过综合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还不高,因此实施的原则主要以调动学生努力去做,锻炼学生能力为主。
第二,学生拍摄的安全问题要注意,教师一方面教育学生要正确使用摄像机、照相机等,还要教育学校在楼梯等地方注意安全,不要打闹。
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不必全程参与,但一些必要的指导还是不可少的,比如教育学生文明上网,查询图书一定要爱护图书,及时整理收集到的资料等。
十一、活动评价:
活动效果的评价,主要由老师评价和学生自评及学生小组互评组成。
展示成果时,各组学生向老师及班中其它小组展示本组的活动安排、活动过程、活动成果,然后本组组长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
之后,其它小组进行打分、评价,并说出理由。
最后,教师对根据各小组活动情况给出不同的建议。
小组的综合奖励,则是以奖状的形式呈现出。
十二、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这一学科的生成性极强,因此在活动的各个阶段,总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产生,比如:有的学生半路改变兴趣方向,提出加入别的小组;此外,一些小组活动的开展屡屡受挫,不得要领;就是在最后的评价总结阶段也存在奖励发放的争论……
对此,教师的指导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法宝,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活动环节,及时的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顺利的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慢慢提高的,在这一次次的活动中,我可以看到孩子的进步,我深深地意识到:不要小看了我们的学生,低估了他们的能力,只要教师能加以正确引导,相信我们的孩子自己也能撑起一片属于他们的蓝天。
总之,这次活动已经过去,我将吸收这次活动的成功经验,改正不足,为以后综合实践更好的开展打下基础。相信在大家的不断努力下,我们清河的综合实践课程,一定会越办越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