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什么是真正的教养——读毕淑敏散文《教养真的不是你读过多少书》

(2024-05-21 12:43:10)
标签:

转载

分类: 家庭教育
[转载]什么是真正的教养——读毕淑敏散文《教养真的不是你读过多少书》


教养真的不是你读过多少书/毕淑敏


教养是个高频词。时下,如果说某人没教养,就是大批评大贬义了。如果说一个女人没教养,简直就如同说她不检点。

  什么叫教养呢?辞典上说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依然是没有教养的。就像一个人可以不停地吃东西,但他的肠胃不吸收,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骨瘦如柴,不过这话似乎不能反过来说——一个人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却能很有教养。

  教养不是天生的。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识,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当然,这个“教”是广义的,除了入学经师,也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环境的耳濡目染。

  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你说你有钱不成,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教养的证据不是你读过多少书、家庭背景如何显赫,也不是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能够熟练使用刀叉、会穿晚礼服……

  这些仅仅是一些表面的气泡,最关键的证据可能有如下若干:

  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这也许怪不得他,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是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微薄的。没有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草,正是这种伟大感悟的最基本的训练。若是看到一个成人野蛮地攀折林木,通常人们会毫不迟疑地评判道——这个人太没有教养了。可见教养和绿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广之,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能够自如地运用公共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和同他人交流,并能妥帖地付诸文字。我所说的公共语言,是指大家——从普通民众到知识分子都能理解的清洁和明亮的语言,而不是某种狭窄的土语、俚语或者特定情境下的专业语言。这个要求并非画蛇添足,在这个千帆竞发的时代,太多的人,只会说他那个行业的内部语言,只会说机器仪器能听懂的语言,却不懂得和人亲密地交流。

  这不是一个批评,而是一个事实。和人的交流——特别是和陌生人交流的技巧,通常不是自发产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掌握的词汇是有限和贫乏的,除了描绘自己的生理感受,比如饿了、渴了、睡觉以及生殖的欲望,他对自己的内心感知甚为模糊。因为那些描述内心感受的词,通常是抽象和比兴的,不通过学习,难以明确恰当地将它们表达出来。那些虽然拥有一技之长,但无法精彩地运用公共语言这种神圣的媒介,沟通和解读自我心灵的人,难以算是有教养的人。

  技术是用来谋生的,而仅仅具有谋生的本领是不够的。就像豺狼也会自发地猎取食物,那是近乎无须教育也可掌握的本能。而人,毫无疑问应比豺狼更高一筹。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生而为人,我们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当然,教养并不能使每个人都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古通今,但是教养能使一个有思考爱好的人,知晓我们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教养通过历史,使我们不单活在此时此刻,也活在从前和以后,如同生活在一条奔腾的大河里,知道泉眼和海洋的方向。

  一个有教养的人,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远大的目标。教养把人的注意力拓展了,变得宏大和光明。每一个个体都有沉没在黑暗峡谷的时刻,当你在跋涉和攀缘中伤痕累累,但因为你具有教养,确知时间是流动的,明了暂时与永久。相信在遥远的地方,定有峡谷的出口,那里有瀑布在轰鸣。

  一个有教养的人,特别是女人,对自己的身体,有着亲切的了解和珍惜之情。知道它们各自独有的清晰的名称,明了它们是精致和洁净的,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并无高低贵贱的区别。他知道自己的快乐和满足,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建筑在这些功能灵敏的感知上和健全的完整上的。他也毫无疑义地知道,他的大脑是他身体的主宰。他不会任由他的器官牵制他的所作所为,他是清醒和有驾驭力的。他在尊重自己身体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身体。在尊重自我权利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权利。在驰骋自我意志的骏马时,也精心维护着他人的茵茵草地。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吃苦耐劳、坚贞不屈——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身体力行,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懒惰,但他不能把这些陋习伪装成高风亮节,不能出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所有做到了这些的人是伪善。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煞有介事地说到处都是污垢。

  有教养的人知道害怕。知道害怕是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他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世上有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知道世界上有阳光,阳光下有正义的惩罚。害怕正义的惩罚,约束自我,是意志力坚强的一种体现。

有教养的人知道仰视高山和宇宙,知道仰视那些伟大的发现和人格,知道对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表达尊重,而不是糊涂地闭上眼睛或是居心叵测地嘲讽。

教养是不可一蹴而就的,教养是细水长流的,教养是可以遗失也可以捡拾起来的。教养也具有某种坚定的流传和既定的轨道性。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教养和遗传几乎是不相关的,是后天和社会的产物。教养必须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光片。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转载]什么是真正的教养——读毕淑敏散文《教养真的不是你读过多少书》


【读与评】

毕淑敏女士的散文《教养真的不是你读过多少书》告诉我们,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教养是一个高深的词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高频率的出现。不过它出生的时候往往不是夸一个人有教养。大多数都是说某某人太没有教养了,难道现在有教养的人就那么少吗?很多人认为文化高的人,就很有教养。那到底什么是教养?百度百科的名词解释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辞典上说:礼貌是指言语动作谦恭的表现;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在剧场,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不致使对方听了感到难堪?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不致让周围的人们侧目而视?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书大都有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

正如上面的名词解释所说,教养是社会影响和各种教育的结果,而并非受过文化教育的人,就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当然教养也不是天生的,没有哪个人出生下来就会有好的习惯和素质。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是养成教养的很大一方面。教养就好比数学证明题一样,是需要论据的。如果认为自己很有教养,就要拿出有教养的依据。有教养的依据,并不是读过了多少书,家庭环境有多么的优越,也不是知道多少礼节规范,甚至更不是多么美丽。

而证明自己有教养的证据是,说别人能听懂的语言,语言是彼此交流,双方能沟通的桥梁。说话的时候尽量要用大部分人都能听懂的语言。而不是自己学习了很多们小语种,就要用那种别人不懂的语言来显赫自己的能力。这样不仅是没有教养的表现,还会拉开彼此的距离。特别是面对陌生人的时候,往往自己很多语言,对方不能听懂,所以要用对方人听懂的语言去交流。不然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就是没有教养。这是有教养的人的证据之一。

不在意眼前的得失,也不去投机取巧,有教养的人会把目光放在远大的目标上。每个人都会经历生命中低谷的时期,而有的人会在这个低谷期,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尊严和教养。可是一个真正具有教养的人,他们知道时间会打磨苦难,知道眼前的黑暗只是暂时的,相信光明在远方,而自己一定会到达。会有走出低谷的那一天,但并不是别人去改变,而是自己的努力走上巅峰。这也是有教养的人的表现。

拥有种种优秀的品质,这些优秀品质包括:勇敢、真诚、勤劳、无私等等。勇敢并不是要求我们任何事情都不可以胆怯,只是不能让一些不该有胆怯却成为不勇敢的理由。真诚要求每个人都不可以去欺骗别人,骗人只能体现出自己没有教养。不管是教养还是其他的体现,勤奋都是必不可少的。我认为无私是最重要的,一个自私的人没有资格谈教养。你可以自己走上一条不归路,但是你不能告诉别人你所走的路就是阳光大道。拥有优秀的品质不仅能证明自己的为人习惯,更是教养高尚的体现。

证明自己有教养的证据很多很多,但绝不是文化程度。很多人都会误解为文化程度高就很有教养,可是去看看一个留学生回来也可能会随意吐痰,一个没有上过学的农民工也知道爱护环境,所以,我们不应该戴着歧视的眼镜去看待一个文化不高却有教养的人。教养是所有好的习惯和品质的总和,而不是读过的书的简单叠加;教养是根深蒂固在我们骨髓里。而不是肤浅地活在我们的皮肤上;教养是细水流长的坚持,而不是半途而废的虚伪。

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有教养的人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他不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无论是在家里、在供职的单位,还是在商场,或者在公共汽车上,他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当然,优雅风度可能是非常外在的。但是就整体而论,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

要懂得,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切记不要互相妨碍,因此不应当大声喧哗。听到吵闹声不必捂住耳朵——在许多场合未必能做到这一点。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把汤匙放在碟子上的时候不要弄出声响,喝汤时也不要有声音;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穿着要整洁,表明你对别人的尊重。敬重客人,敬重主人,或者说得更简单一点,敬重路上的行人,不要让大家对你侧目而视。不要连续不断地开玩笑,说俏皮话,讲笑话,弄得旁边的客人心烦,尤其是重复别人已经说过、听你说话的人已经听过的笑话,那更加让人厌倦。絮絮叨叨会让谈话的对方陷入尴尬的境地。切记不要只顾自己说笑逗别人开心,也要让其他人有机会说点什么。动作举止、衣饰服装、走路的步态,一切都要有分寸,力求优雅。要知道任何优雅都不会让人厌烦。优雅是“社会共享的”。因此,在有教养的优雅举止中总是包容着深刻的含义。不要以为优雅仅仅是徒有其表的举止。你是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敬重社会,珍惜大自然,甚至珍惜动物,珍惜花草树木,珍惜当地的美丽风光,珍惜你居住地的历史,等等。

“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赫拉克利特如是说。可见教养多么重要。教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文明的举止提升个人形象;需要我们懂得宽容、懂得尊重、懂得谦和,用博大的胸襟拥抱他人。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