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白岩松六问北京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

标签:
转载 |
分类: 教育 |
白岩松近日在《新闻周刊》节目中点评北京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
北京在新学期将大面积、大比例推进校长、副校长以及包括核心教师在内的轮岗制度。一个教师一辈子在一个学校耕耘的场景,估计会部分地成为历史了。这当然是为教育均衡发展迈出的一大步,出发点是好的,力度和决心也是大的。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要面对和思考很多问题,甚至是难题。不将这些问题解决,很难使好的政策真有好的效果。比如:
教师对自己学校的那种爱跟往常相比似乎很难持续了。如果一些教师拥有了过客的心态怎么办?
工资待遇各个学校之间有差距,由低到高容易,由高到低心态不平衡怎么办?
原来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生活都是围绕着学校转,现在突然调到了另外的学校,距离拉大了,生活不方便,肚子里有委屈怎么办?
在实践的过程中很多细节如果没做好,平常一般水平的学校没有变好,而一些传统的、好的学校却变得一般了又怎么办?
一些有特色的学校由于校长和核心教师的不断更迭而慢慢消失了特色,又怎么办?
一个校长一个令,新官上任都三把火,学校的长远良性发展又怎么保障?
……
如果要是列这样的担心还有很多很多,但是相信在决策出台的过程中,这些问题应该决策者都思考过了。那么如何把政策的优势真的都变成优势,而中间藏着的问题也都能够解决掉,不成为障碍,接下来的实践格外让人关注,希望一切都好。
8月25日,北京教育“双减”政策下推出的优秀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细则正式发布。
交流轮岗该怎么做?对师生家长有哪些影响?还有哪些疑问待解?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对此做出权威解答。
1.马上就要开学了,
教师轮岗会对学生有哪些影响?
李奕:有经验的家长和同学们会感受到,开学后会有一些老师的调整,因为这其中也包括毕业年级的老师把孩子送走之后,本身会被重新调配到起始年级,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可能有的老师不是原来学校的老师。实际上,对参与流动的老师影响是相对比较大的,毕竟老师要跨一个校区或者跨一个学校到另一所学校,接受一定的挑战。
2.北京教师轮岗,老师们愿意吗?
李奕:实际上在轮岗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老师的感受和他业务成长以及学校的服务质量,还有学生实际获得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这次为什么提出在区域内轮岗流动?特别是在过去已经比较成熟的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内部进行干部教师的轮岗,就是在老师的生活空间以及岗位流动上,统筹兼顾他们的发展需求。
当然很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对老师的绩效考核和荣誉认定也是一个重要的引导和杠杆。
3.轮岗让学校教育资源发生了变化,
家长们愿意吗?
所以我们家长能够感受到的是把一个孩子送到了一所学校,但是他所获得的教育资源,包括课程,以及老师的服务,可能是一个区域和集团所供给的内容。
这就是今天我们特别谈到的,由单一的学校供给变成区域的集团化的供给的过程中,教育的均衡和流动就自然实现了,那我们孩子的实际获得也从过去单独获得一所学校的资源,变成了更多的资源,应该说是更好的。
4.轮岗主要是针对新老师
还是有资历的老师?
李奕:通过多年的摸索和试点,在教师干部流动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按照教师职称的高低或者是荣誉的高低去流转,而是根据流转位置的需求。
比如这次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我们更关注学科组、年级组层面上怎么发挥作用,所以在人员流转的挑选过程中,既有骨干教师、特级教师,也有适合于做课后服务,适合于做作业的研究和考试评价研究的不同岗位老师,所以是因岗因需来决定调动的比例。
5.教师轮岗能否解决名校“热”和
学区房“热”的问题?
在这样的推进过程当中,家长对教育供给侧结构的改革认识,会影响到他对学校的选择,对学区房的认定等,我相信肯定是带有化解作用的。
推进教师轮岗工作,更加着眼于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更好地服务于孩子,自然会带来周边环境和资源的相应变化。
6.城区老师流动到郊区,
未来这种跨学区轮岗能实现吗?
所以现在对于跨区域远程的干部教师流动,主要采用线上“双师课堂”形式。那么依靠本地的老师,同时把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服务属性,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流转出去,指导当地的老师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从而提高整个教育的服务水平,我们感觉这可能是新时期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当中一种有效的办法。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