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龙岩州会馆
沿革
自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龙岩为漳州府属县。清康熙年间,漳州府所属各邑合于永定门外冰窖胡同二十四号创建漳州会馆(是为旧馆,俗称“漳州东馆”),因旧馆狭隘,遂于雍正四年(1726年)于前门外煤市街四十六号创设漳州新馆(俗称“漳州西馆”),漳州西馆创设后,东馆则日渐废弃。漳州东、西两会馆创建之时,龙岩、漳平、宁洋均为漳州府属县,故该馆亦属三县之公产。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龙岩升县为州,辖龙岩、漳平、宁洋三县。漳人以龙岩、漳平、宁洋三县非漳州属县,逐渐排斥龙岩州人,为此,漳人编了个理由,以雍正四年(1726年)创置漳州西馆时龙岩人未曾捐款,故不认其共有权。自此,漳州会馆几无龙岩州人容身之地,从此,龙岩州人为自身权益进行了近两百年的抗争,直至宣统二年(1910年),京师内城地方厅始判决漳州西馆为漳州、龙岩两属人所共有之会馆。有趣的是,漳州会馆所有权纷争200年,经京师内城地方厅判决后,仅过了6年,因龙岩会馆卖旧买新,在整理旧馆物件时,于故纸堆中发现龙岩会馆馆录一册,其中记载漳州东、西二馆为龙岩州属县所共有,而龙岩人魏茂林且曾充漳州东、西二馆董事,龙岩人以示漳人,漳人亦始恍然,佥曰:“使此册早发现,则两属人士不至有涉讼之争。”此为后话。正是在此背景之下,龙岩烟商段潭波慨然将石头胡同房屋一所,大小十八间,价银五百两,捐出以为会馆,俾举子得所驻足,京员可以侨居。龙岩会馆成立后,每年轮流龙岩籍京官一位为馆主,收掌簿籍银两,经理祭祀及公用支销,刑部郎蒋丹峰,保定知府魏茂林均主持过会馆。其住馆之例:京官让候补候选,候补候选者让乡试廷试,不得占住,以妨后人,其余杂事人等不得住宿。沿至清季,以龙岩会馆所在之石头胡同介在八大胡同间,青年子弟,濡染堪虞,其时既有他迁之说,然未果行。民国元年(1912年),龙岩人连贤基当选临时参议院议员,其时龙岩会馆已被旧管丁霸占,连贤基向法庭交涉,将管丁逐出,龙岩人始重操馆业。至民国五年(1916年)岁次丙辰,国会召开,数十名龙岩才俊聚会于京城,受龙岩乡人委托,始由连贤基、刘斗南、詹调元、苏逸云等人将位于石头胡同的龙岩会馆卖以杨姓为业,得价六千一百二十元,又购得贾家胡同北头路东张姓房屋一座,大小共四十二间,用费四千六百五十元,作为龙岩会馆,俗称龙岩新馆,此时旧馆已出售,不复存在。
龙岩会馆最后一任馆长为温公颐,温公颐(1904—1996),原名寿健,龙岩万安人,为当代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温公颐任龙岩会馆馆长后,即以馆为家。上世纪中期鼎革后,未知龙岩会馆所有权归属,先人创业之艰辛,一朝付之流水,仿若南柯一梦。
古迹
龙岩会馆古迹可考有石碑者二,一为龙岩新馆碑,一为题捐姓名石刻。
其一
石头胡同路东,龙岩旧馆在焉,原有建筑物,系吾岩段云龙君所充。其自序有云,岂一州二邑,无合为新馆之图?观二语,而段君之意可知矣。门额仅标“龙岩”者,以平、宁旧隶岩州,言龙岩,而平、宁在其中也。民国五年,国会重开,旅京者麇集,佥以旧馆地点不良,且受乡人委托,爰将该馆售去,即以售出之款,于贾家胡同购新馆一所。时岩改州为县,与平、宁分立,额标“龙岩”,似为岩县所独有,因公竖石碑,以垂久远。夫处分物产,全视所有者意思之表示,段君既有谋一州二邑新馆之宣言,则原有建筑物其为三属所共有,而非岩人所独有也明甚。以共有物售出之价金,因而购得新物产,则其仍为共有也,更无待言矣。古今人度量之相越,其不甚远乎?后之来者,当体先人大公无我之心,对于新馆所有权义,共同分担享有,不分畛域。而门额则仍其旧,盖取有举莫废之义云尔。
龙岩知事赵公鼎三
龙岩明伦堂
龙岩中学校
龙岩商会
龙岩绍经书院
龙岩东肖社奇迈书院
龙岩廖开初公
龙岩杜耻庵公
漳平陈竹溪公
龙岩连襄臣公
龙岩鲁蓝辉公
龙岩连锡华翁
龙岩张酌清公
龙岩陈凤亭公
龙岩郭智深公
龙岩章友贤公
龙岩詹贵昌翁
龙岩翁锦泉翁
龙岩邱万光翁
龙岩许应阳翁
宁洋俞光华翁
宁洋赖家猷翁
宁洋赖正浓翁
宁洋廖鹏程翁
漳平陈齐云
漳平陈赞勋
漳平陈祖光
漳平陈华
漳平刘志和
漳平刘瑜珪
漳平林有声
龙岩教育会
龙岩葑山书院
龙岩廖书奎
漳平陈子丹
龙岩杨蕴山翁
漳平张善德翁
龙岩汤品金翁
漳平刘斗南翁
龙岩孔教会
龙岩郭笃三公
长沙龙岩堂
龙岩章惠初翁
龙岩劝学所
龙岩松涛书院
龙岩钟灵书院
龙岩郭文元翁
龙岩林殿金公
龙岩郑会东翁
龙岩林寿坤公
漳平陈慎修翁
龙岩龙津书院
龙岩凤冈书院
龙岩邱万钟户
益阳苍岩福
龙岩苏世锦家课
龙岩章成翘家课
龙岩章月飘公
龙岩郭竹卿公
龙岩邵祥万公
漳平李三三郎公
漳平吕大德公
漳平傅佛兴公
龙岩傅仁富翁
龙岩邹锦辉翁
龙岩卢育兴翁
总计实收捐款:
小洋叁仟叁佰捌拾叁元正\大洋壹佰元正\公债票叁拾伍元正
中华民国十六年八月吉日
郭口口
章口口
林口口
连口康
郑邦口
郭秉宽
苏福清
连口华
观之龙岩新馆题捐姓名石刻,可藉见当年龙岩书院及家课之盛。鄙乡红坊之凤冈书院亦赫然在列。凤冈书院建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予年少求学,每过斯地,父祖读书之声,琅琅犹在耳,然而数年间化作黄泥残瓦,沧桑之感,与北京龙岩州会馆何类似耶!
人物
段云龙其人
道光十五年《龙岩州志》卷十二《人物志上•义行》载:段云龙,字潭波,龙岩人。循例授同知职。少客都门,操计然术。性慷慨,以龙岩在京未有专馆,捐所置房屋一座,为士子会试寓所,址石头胡同。嗣又以白金五百两,充新罗书院膏火。其好贤慕义,有足尚者。
附:段潭波所撰《龙岩会馆录序》
盖闻百里雕栏,樊寿庚悬天际高翔之鉴;千间广厦,杜工部发寰中大庇之思。是以宾至如归,缮垣是急;旅亨有占,即次为先。况京师犹为四方之会,而客邸可无一亩之栖?向唯龙岩原隶漳郡,旧置冰窖胡同一馆,曰东馆。续增煤市街前一馆,曰西馆。彼此交通,互相覉庽。自龙岩特进为州,平、宁二邑是属。迩年应乡会试,以及廷观候选者,人更加于昔日。地未辟于今兹,虽芝兰同臭,原容膝之可安,而肩趾相摩,恐停骖之实偪。且漳浦、龙溪有各自立馆之例,岂一州二邑无合为新馆之图?云龙抱志有年,私心未遂,爰将石头胡同房屋一所,大小十八间,价银五百两,谨先捐出以为之倡,而尤幸我同乡诸君子,许其衔石之诚,各有解纒之举,鼓舞一心,共襄盛事,崇门启宇,堪设宴而肆筵;慎钥司阍,为迎来而送往。从此规模式廓,渐睹竹苞松茂之华;行将文运聿兴,伫瞻璧聚奎联之盛。敬将同人姓名及捐输银数并登于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