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5日
(2023-06-25 16:47:59)
不肖(bú
xiào)是汉语词语,一般是称不孝之子为不肖。也指不才,不正派;品行不好,没有出息等。在旧时也是被读书人用来表示自谦的词。
引证释义
-
子不似父《礼记·杂记下》:"诸侯出夫人,夫人比至于其国……主人对曰:'某之子不肖,不敢辟诛。'"郑玄
注:"肖,似也。不似,言不如人。"《史记·五帝本纪》:"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
司马贞 索隐引 郑玄 曰:"言不如父也。"后用以称子孙之不孝。巴金《秋》四五:"他们这些不肖子弟拿了爹的钱,又不听爹的话。"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好,我说过,我说过,我是为我这些不肖的子孙才说的。" -
不相象清
黄宗羲《赠黄子期序》:"有慈豁霞生者,无所传授,多为村落传神,无有不肖。" -
不成材;不正派《礼记·射义》:"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孔颖达
疏:"不肖,谓小人也。" - 自谦之称唐 韩愈《上考功崔虞部书》:"愈不肖,行能诚无可取。"《辽史·耶律阿息保传》:"不肖适异国,必无生还,愿公善辅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