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释义:心灵获得安慰的地方,精神寄托之所。
人是生理的、心理的和伦理的存在,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人的“幸福”和“梦想”,都离不开人的“精神家园”。
人的精神家园奠基于人的生活世界,形成于人的生命历程,结晶为以理想、信念为灵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就是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就是仁爱、谦恭、自强、自省、和谐,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其实就是一部宏篇巨幅的文化发展长卷。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盛况,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等,都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贯穿始终、一脉相承,都无一不是把中华文化作为民族振兴和独立解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既是历史责任,更是光荣使命;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时不我待,需多措并举。
1个回答
必须坚持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保护民族语言文字,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稳固的共同体,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 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形成了凝聚和维系中华民族力量的 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指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可以共同 依托、愿意共同传承、乐于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总和,是这个共同体历史形成并发展着的、具有精神支撑功能的精神文化系统, 是成为全体民族成员精神生活依托和归宿的一个文化空间。
中华民族共有精 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它由共同的文化根基、共同的民族精神和共同的理想 追求等构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根基。中国是一个文明古 国。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形成了强 调以民为本、自强不息、社会和谐、亲仁善邻、独立自主为价值取向的优良 传统。
我们的古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贡献了众多泽及人类、深刻 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 新而充满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 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它不仅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 认知和现实感受,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还承载 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追求和精神气质,为中华民族的团结提供了共有的文 化根基和精神纽带;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 光芒。
它是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是民族安身立命的所在、生存发 展的支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