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所说的“君子”什么标准

(2020-06-05 08:46:56)

现存《论语》二十篇,共四百九十二章,有学者统计过其中论及何为君子,何为小人,或者君子与小人区别的就有八十九章。所占比例不可谓不大。整部《论语》所记载的孔子与其弟子言论中所说的君子与小人,是有两种情况的,一种情况仅代表身份上的差异,并不关乎道德。第二种情况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以德行修养的高低差别,来区分君子与小人。我们仅从第二种情况来谈谈在孔子看来君子有什么标准。

其实在现实社会中人不会简单的非黑即白,我们所见到的人往往都会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有人也许刻薄小气,但是却非常孝顺。有人罔顾法纪,但却重义气、重承诺等等。孔子口中的君子与小人更多的可能是孔夫子为了教导学生所举的两个极端的例子,虽然日常生活中我们能遇到的更多的是处于中间状态的人,但孔夫子的教育使我们能清楚努力的方向。所以对比君子与小人的差别能更清楚的说明何为君子。

君子与小人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对以“仁”为核心的价值观的认同与否。表现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差异。

首先待人接物的态度就不一样,“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待人接物,遵循圣贤之道的要求,以忠恕之道约束自己,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时也能以“慎独”规范自己的言行,故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内心的豁达,展现在外表的自然是安泰平静、气定神闲。小人则被欲望所束缚,常处于焦躁不安、患得患失的状态,得志时忘乎所以,失意时怨天尤人。“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能客观的对待别人,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有道理就举荐他,也不因为否定一个人,就否定或不采纳他说过的有益的话。这就是一种公正的待人态度。

其次君子与小人待人接物的出发点不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与人交往考虑的是公义,而小人则更多的是出于私欲。故君子对谁都一样好,虽然跟某些人感情近些,但并不存在跟人勾结的现象。对人亲厚,但并非一定要求他亲附自己,搞人身依附。对人施恩,那是于义理价值观当施之恩,不要人家有求于我,也不等着人回报,不会因为“我对你这么好你还不知感恩”而生气。因为君子待人处事,都是依自己的价值观去做,是普遍的,是无条件的,对谁都一样。

小人就相反了,小人对谁好,都是为了交换,为了勾结,有势则附之,有利则趋之。与人有亲厚偏党之私,而无普遍之公。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第三方面,君子重义,小人重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总是在考虑自已的仁德修养的怎样了,待人处事是不是符合仁的标准,也就会去考虑是不是遵守法纪的事,所以说君子会“怀德”、“怀刑”。小人则习惯沉溺于生活的安逸,所重视的则是“利益”,所以说小人“怀土”、“怀惠”。君子心中牵挂的是仁德,而小人心中所思的却总是利益,君子作事关心的是遵纪守法,而小人关心则是有没有好处。

君子通晓的是仁义,而小人却只知道利。其实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不是因为他不知道利的好,而是因为即使他知道利的好,依然会选择“义”。反之,大多数所谓的小人也知道“义”的正当性,但还是无法让理智战胜欲望,心不甘情不愿的选择了“利”。

第四个方面,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是否能反求诸已是君子与小人最根本的区别。这即是一种处世态度,更是一种道德修养的体现,是孔门忠恕之道的践行。君子并非无所求,与小人不同之处在于遇到问题在查寻原因的时候,君子会从自身出发。君子虽然并不担心别人是否了解自己,但是对于死后的名声也是非常重视的。君子虽然也会在意死后的名声,但其努力改进的依然是自身修行的提高,而不会怨天忧人。小人则相反,遇到任何问题或困难,总是将责任推诿到别人身上,违背道义求取虚名的行径也能做得出来,最终的结果必然是遗臭万年。

第五个方面就是君子有敬畏之心,“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君子做事遵循天理,所以能不断进步,逐步达到高明的境界;小人则相反,深陷于个人欲望,所以只能沉迷于低下。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君子有所敬畏,知道天命的深远,能理解亲疏、高下形成之必须,懂得对制度律法的敬畏。故心存敬畏,为人处世戒慎恐惧。小人则不同,没有敬畏心,不知天命之所在,即使做了坏事,拜拜菩萨就认为会得到保佑,也就心安理得了。骨子里对上位者的敌视,即使嘴上不说,心里多半想的是“有什么了不起,让我做一定比他强!”这种思想无形中让漠视规矩、仇视权威的氛围不断蔓延,社会的戾气也在不断的滋生。

最后一点就是君子与小人表现的不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乐天知命,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故其心坦然。小人私欲心过重,一生奔波于对利益的追求,未得患得,既得患失,心胸多处于患得患失的夹缝中,怎能不忧愁、烦恼。(选自悟空问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