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儒家的道统论到底是什么?孟子和韩愈发挥了什么作用

(2019-08-27 09:28:16)
分类: 儒学

儒家的道统论到底是什么?孟子和韩愈发挥了什么作用?

大嘴的美食2019-05-21 18:07

道统论说白了就是合法性或者说名之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最为关心的是正。所谓的正其实讲的也是合法性。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意思是说,没有正确的位子,你说话都没有用。孔自认为是中国上古文化的传承者,是承载着上天的使命的人。在孔子的眼里,上古的文化是什么呢?是尧舜禹等贤君创造的文化,是周文王、周公、周武王继承并发展下来的文化。这些文化不仅是哲学,还是政治,继承了这些学说,自然做到了政治正确,这就是名正言顺。所以说,道是指政治哲学和文化,而统就是继承、流传的意思。

孔子没有明确提出道统说,他的再传弟子孟子说了一大堆道统的道理,孟子是以继承和发扬孔子学说为己任的,所以在孟子看来,孔子继承了尧舜禹等人的道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道统,这让孟子获得了儒家的亚圣的合法性。但是孟子没有明提出道统说而是到了唐朝的时候,大诗人哲学家韩愈提出来的。下面,好玩的国学以一篇好玩的文章,详细谈谈道统说。

孟子的焦虑和韩愈的“道统论”

孟子逻辑鲜明地把理想人格分成了六个境界,这是伟大的创见,但他还需要说明,圣人何以成为圣人,圣人有哪些美好的品格和伟大的功绩。孟子首先把他心目中的圣人,按时间进行排序。孟子说圣人传承到孔子时,就像风筝断了线而后继无人了,这让孟子很焦虑。这种焦虑来自于他承继道统传承儒学的理想和担当。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孟子说:“从尧舜到汤,经历了五百多年,像禹、皋陶那样的人,是亲眼看见尧舜之道而继承的;像汤,则是听说尧舜之道而继承的人。从商汤到周文王,又有五百多年,像伊尹、莱朱那样的人,是亲眼看见商汤之道而继承的;像文王,则是听说商汤之道而继承的。从周文王到孔子,又是五百多年,像太公望、散宜生那样的人,是亲眼看见文王之道而继承的;像孔子,则是听说文王之道而继承的。从孔子到现在,一百多年,离开圣人在世的年代不远,(而我)距离圣人的家乡这样近,却看不到圣人之道而继承的人了,以后恐怕也没有听说圣人之道而继承的人了吧!”

孟子按照时间顺序,把他心目中的圣人一一列出。他们是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和孔子。并且说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距离孔子最近,继承孔子的思想有先天的优势。他担心以后没有人继承孔子的大道,这隐约包含着自己立志继承孔子的思想,也成为圣人的理想。孟子生前地位不高,跑遍各国,没有一个国君能真正接受孟子的思想,唯一一个运用他的理论办了一个很好葬礼的滕文公,后来还对孟子残酷地“粉转黑”了。很多人把他当成脾气大、口才好、爱辩论、孜孜不倦游说诸侯推行仁政的儒家弟子,从来没有人想过也把他列为圣人。孟子生前无人理解更无人喝彩,他的圣人理想寂寞了千年,直到唐朝大思想家韩愈,才善解人意地替孟子把这个想法明白无误地说出来。韩愈提出了著名的“道统论”。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儒家思想的道)从尧传给舜,舜传给禹,禹传给汤,汤传给文王、武王、周公,文王、武王、周公传给孔子,孔子传给孟轲,孟轲死后,没有继承的人。”

孟子孜孜以求做孔子那样的圣人,但是没有人把他列入圣人的行列,正如孟子焦虑的那样,儒家的圣人,从孔子那儿发生了断裂而后继无人。韩愈认识到孟子在儒家圣人道统传承中的作用,第一个把孟子列入了圣人的名单,为孟子成为儒家的“亚圣”打下了基础。和孟子一样,韩愈也有儒家道统后继无人的焦虑,这同样隐含着自己延长儒家道统的链条,成为孟子之后传承儒家道统的人的理想。韩愈的理想最终没有实现,但在韩愈的提倡下,在宋朝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政治家和张载等哲学家的推动下,到元朝元文宗时,孟子被封为“亚圣公”,正式奠定了他在儒家道统中的历史地位,孟子继承孔子思想成为圣人的理想也得以实现。

在孟子的圣人序列中,最崇拜的是舜和孔子。他常常很忧心忡忡,“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因为,在孟子看来,“大舜是人,我也是人。大舜为天下作了榜样,名传后世,而我还不免是个普通的乡下人”。孟子也常常心怀对孔子的崇拜,他说孔子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圣人,他一生的愿望,就是成为孔子那样的人。其实,这是孟子为了宣传实践性善论和仁政思想,树立的两个圣人典型,换句话说,孟子是找了圣人为自己的思想代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