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跃峰五年级《掷一掷》教学设计
(2019-06-17 22:24:11)分类: 教学设计 |
“掷一掷”教学设计
学校 |
晋华小学 |
教师姓名 |
常跃峰 |
科目 |
数学 |
时间 |
|
课题名称 |
掷一掷 |
||||||
核心设计 |
|||||||
教师的 教学 目标 |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组合、统计、可能性、找规律等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了解所学知识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3、初步渗透比较、归纳、概率统计及有序思考等多种数学思想,感受偶然性后面的必然性。 |
||||||
学生的 学习 任务 |
任务一:同时掷两个骰子,掷出哪些和的可能性大,哪些和的可能性小? 任务二:为什么和是5、6、7、8、9赢得可能性大?而和是2,3,4,10,11,12 的可能性小呢?
|
||||||
检 测 工 具 |
聪聪和明明做数学游,他们分别从四张卡片 6,7, 8,9中抽出一张,再把两人抽到的卡片上的数相乘,如果积是单数聪聪赢,积是双数明明赢。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
||||||
过程设计 |
|||||||
激 情 导 课 |
师::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也就是我们方言中所说的色子。你们玩过骰子吗?双11就要到了,超市准备搞一个“摇摇有惊喜,鸡蛋送不停”的活动。购物满111元就可凭小票参加一次活动:同时掷两颗骰子,朝上的两个面的点数之和是几,就能得到几颗鸡蛋。大家猜一猜,活动的人们有可能得到几颗鸡蛋呢?可能得到1颗鸡蛋吗?为什么?13颗呢?(2、3、4、5、6、7、8、9、10、11、12) 师:同学们思考的很全面,也很认真,其实在掷骰子过程中还包含许多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掷一掷骰子,在玩中发现其中的数学奥秘。(板书:掷一掷) 通过本节课学习:1、探索两个骰子点数之和的规律。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相信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
||||||
民 主 导 学
民
|
任务一:同时掷两个骰子,掷出哪些和的可能性大,哪些和的可能性小?
我们把这些点数之“和” 分为A、B两组:
A组是2、3、4、10、11、12;
游戏规则:一共掷10次,每次掷出的“和”在哪一组里就算这一组赢一次,掷完后,看谁赢得次数多,谁就获胜。 猜一猜:哪一组赢得可能性大(挑选A组的请举手,挑选B组请举手。) 比一比:请两组选派代表上台掷骰子,共掷10次,一名同学当记录员,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师:比赛结果是什么?刚才我们掷的是10次,如果是50次,70次乃至更多的次数,是否还是这个结果呢?接下来怎么办?大家想不想也来掷一掷呢?
掷一掷:小组为单位,大家轮流掷,组长负责记录实验数据,和是几,就用笔在几的上面打“对勾”,对勾满一列,游戏结束,并将每个和出现的次数填在括号里,说一说:
(1)
(2)
(3) 师:刚才老师把每个小组“和出现的次数”全部写在了黑板上,两位同学将8个小组“和出现的次数”进行汇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汇总的结果,发现了什么? 师:观察一个小组只能说是个别情况,但观察全班这么多小组就会发现掷出的和是有规律的:掷出的和在靠近中间位置的次数较多,而靠近两端位置的次数较少,而且随着掷得次数越来越多,那么这个规律也就越来越明显。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猜测并动手验证发现了规律,那现在如果再掷一次,要想胜率大一些,你们选哪一组“和”? 任务二:为什么和是5、6、7、8、9赢得可能性大?而和是2,3,4,10,11,12 的可能性小呢? 师:想不想继续研究?接下来我们该怎样研究?谁有什么好的建议呢?生1:把两个骰子可能出现的和的情况都写出来。 活动建议: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所有的和表示出来。 2.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3.小组内交流。 小组汇报交流: 师:5、6、7、8、9出现的次数加起来24次,和2、3、4、9、10、11、12出现的次数只有12次,所以和5、6、7、8、9出现的可能性也就要大得多。 师:利用了我们学过的“组合,搭配”等知识,进行有序思考,找到了所有可能出现的和,各种“和”数量的多少,决定了可能性的大小。
|
||||||
检测 导结 |
1、目标检测:聪聪和明明做数学游,他们分别从四张卡片 6,7, 8,9中抽出一张,再把两人抽到的卡片上的数相乘,如果积是单数聪聪赢,积是双数明明赢。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3、反思总结: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动手操作,数据分析发现了隐藏在背后的规律,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生活当中处处有数学!
|
||||||
教具与 课件 |
PPT
|
||||||
板书 设计 |
|
||||||
练习与 作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