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2018-05-31 15:51:18)分类: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用多种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应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从多角度思考实际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课
孩子们,昨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学了什么内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对。(指名板演)
1.小数点要对齐。
2.小数部分相加满十向整数部分进一。
3.小数部分不够减,向整数部分退一。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知识,一起来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
民主导学
任务一:
1.任务呈现
多媒体呈现课本情境图:“欢乐文具超市”
仔细观察,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2. 自主学习
(1)生收集信息,并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2)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师巡视。
3.展示交流
生汇报:
削笔器2.8元,书包25.8元,文具盒6.8元,橡皮0.5元,圆珠笔1.2元,铅笔0.6元,笔记本2.5元。
问题一:10元钱,买了一个文具盒,还想买1个笔记本和1支铅笔,钱够花吗?
解决方法一:6.8+2.5+0.6=9.9(元)
10> 9.9
方法二:10-6.8=3.2(元)
2.5+0.6=3.1(元)
3.2>3.1答:钱够花。
方法三:10-6.8=3.2(元)
3.2-2.5=0.7(元)
0.7>0.6答:钱够花。
方法四:10-6.8-2.5-0.6=0.1(元)
孩子们真了不起!你们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老师为你们骄傲。
这些方法到底对不对呢?我们需要检验一下、怎样检验方法一对不对?
方法一:
用9.9-6.8-2.5-0.6,看是不是等于0。
减法可以检验加法。
方法二:10-6.8-2.5-0.6=0.1。
你的检验方法正好是我们的方法四。看来不同的解决方法可以相互检验。
任务二:
1.任务呈现
用喜欢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二,并讲解方法。
如果把铅笔换成圆珠笔,钱够花吗?请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二。
2.自主学习
生用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师巡视指导,搜集多种方法。
3.展示交流
汇报方法:
方法一:10-6.8=3.2(元)
先用10元钱买一个文具盒花了6.8元,
2.5+1.2=3.7(元)
还剩下3.2元。再求一个笔记本和一支圆珠笔
3.7>3.2
一共花3.7元。剩下的3.2元小于笔记本和铅
答:钱不够花。
笔要花的3.7元,所以钱不够花。
方法二:10-6.8=3.2(元) 3.2-2.5=0.7(元) 1.2>0.7
答:钱不够花。
小于圆珠笔的价格1.2元,所以钱不够花。
方法三:6.8+2.5+1.2=10.5(元)
10.5>10
答:钱不够花。
三检测导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