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巧用微课,增添课堂趣味性

(2018-05-02 15:11:18)
分类: 课题研究

 

(西安市庆安初级中学,西安,710077)

摘要本文笔者以第二届西安市教师微课电视大赛的参赛经验为例,介绍如何制作一节生动、有趣的微课视频;同时分享了将微课视频巧妙应用于课堂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少教多学,易教乐学的良好效果。

关键字微课制作  微课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微时代”。微博、微信、微贷、微电影、微小说、微媒体、微广告、微支付、微管理、微投资……所有这些以去中心化、碎片化、零散化、即时化为特征的新兴文化形态、传播方式以及生活形态,已经在潜移默化中重新定义了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微”已经成为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词。“微课是伴随教育信息化发展到Web2.0时代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资源类型与课程表现形式,具有主题突出、高度聚焦,资源类型多样、应用情景真实,交互性强、使用方便,短小精悍、应用面广、半结构化、动态生成等特点”。[1]微课具有如此多的特点及优势,而与此同时,从教育部至全国各省、各市都在举办各种形式的微课大赛,因此,现在很多教师都在尝试制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微课,并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以实现教师更好地教与学生更好地学。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音频。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2]。微课既注重教师的教,更注重学生的学习,区别于一对多课堂教学,具有时间短、制作简单,容量小、易搜索、易传播、适用广泛的特点,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二、微课制作要点

西安市教师微课电视大赛是我市最高级别的微课评比、展示舞台。笔者严格按照微课评比要求,认真准备,精心录制,按时上传微课视频,经过前期对来自全市14区县,共计22个专业的3230件作品进行了初评、复评,笔者微课作品《巧用液化做动漫》获得评委初步认可,代表信息技术学科,入围第二届西安市教师微课电视大赛决赛。通过现场微课视频展示、本人心得体会阐述、专家点评、评委打分,最终在入围的21份各学科优秀微课作品的评比中名列第七,喜获特等奖。以下结合笔者微课制作的一些经验,分享微课制作的一些要点。

1、选题很重要

微课的选题是微课制作最关键的一环,恰当的选题可以有效帮助设计、讲解、录制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不好的选题同样可以使得微课变得平凡乃至平庸。对于信息技术课,教师尽量选择题材新颖,形式灵活,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知识点。以兴趣作为学习的驱动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专注,学习效果更好。同时,微课选题要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对于不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的内容课建议不要使用微课形式。

2、时间不宜过长

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本次微课电视大赛明确要求,参赛作品时长为5分钟,超时会扣除相应分数。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对于知识点的演示要更加直观,语言描述需要更加精炼,以突出微课“短小精干”、易传播的特性。

3、片头足够精彩

精彩的片头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片头中除了必须要出现的作品和作者的信息外,最好加入一些动态效果。笔者参赛作品的片头,全部使用动画呈现,生动的画面加上欢快的音乐,留给评委和观众良好的印象分,也更期待后续内容的呈现。

4、最好出现作者本人镜头

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再精彩的微课视频,始终会有距离感。如果在视频中偶尔穿插几个教师本人的镜头,会让学生倍感亲切,学生独自学习中会更有“安全感”。

5、选择新颖的演示形式

新颖的演示形式会增添微课的学习乐趣。本次参赛,通过观看其他选手作品,确实让笔者脑洞大开。每份作品的演示方式都不尽相同:录屏讲解、相册展示、情景再现、课堂实录、实验讲解及定格动画等,精彩纷呈,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享受到多媒体的神奇魅力。

6、视频品质高

微课视频不仅要形式精彩,画面必须清晰,声音要标准,字幕、特效必须张弛有度,风格、色调与内容匹配,片头片尾前后一致。高品质的微课视频,既可带给观众愉悦的心情,也可传递给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7、合作伙伴不可少

一节完整的微课,从设计、打磨、录制到后期制作需要学科组甚至专业人士的集思广益、通力合作。一节优秀的微课视频,都是一个优秀团队的智慧体现。

8、心得体会针对性强

现场心得体会阐述是本次微课大赛环节之一。因为时间有限,心得体会尽量做到重点突出、简明扼要,针对本节微课的制作出发点、作品特色、应用反馈来阐述。笔者微课作品《巧用液化做动漫》心得阐述如下:

本微节课是初中信息技术《让图片更神奇》这一章节的知识拓展。

在平时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我发现初中学生对动漫很感兴趣。在课堂创作这个环节中,无论是选择创作主题,还是上网查找素材,很多学生都选择动漫或与动漫相关的内容。同时,也发现一个问题,学生们只会使用别人现成的动漫图片,而自己不会制作。原因是,有些学生缺乏绘画功底,画不出来;有些学生能画,但又缺乏软件操作技巧。因此,学生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会受到很多限制。滤镜中的液化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部分问题。

在本节微课的演示操作中,我重点突出了两个部分:一是如何夸大人的特点;二是以最少的工具,最简单的操作来实现它。清晰、简单、明了,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克服了一少部分学生的畏难心理。

在我的教学当中,本节微课是以知识拓展的方式下发给学生,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从课后反馈来看,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制作出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人物漫画,并能将漫画图片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诞生了一批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新意十足的优秀作品。

此刻,我会觉得,本节微课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三、巧用微课,服务课堂

初中信息技术课因为没有中考压力,课堂内容也相对简单,学生重视不够。如果信息技术教师不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便会得过且过,教师在课堂中会毫无成就感,更谈不上职业幸福感。笔者在平时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常用的方法是:引入精彩的课堂实例、采用时尚的练习素材、尝试各种新颖的教学形式等。目前常用的教学手段是,拓展课堂内容,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微课展示内容新颖,知识点与章节相关但又包含于课本知识之外,加之易学、可操作性强,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每节拓展知识的累加,学生动手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也解决部分优生“吃不饱”的状况,实现分层教学的目的。以本节微课为例,原本教材讲授的是photoshop中滤镜操作的理解及应用,因为面对的是初中学生,课堂知识点过于简单,大部分学生操作完成后感觉“未尽兴”,于是笔者将滤镜中“液化”操作提前录制成微课——《巧用液化做动漫》,作为知识拓展,留给学习自学。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同时也为后面的作品创作积累了操作技巧。

不仅是知识拓展,教材章节中的部分重难点、易错点均采用微课形式辅助学生操作,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学习内容的进度。由于微课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使那些平时反应慢的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的反复观看,较好的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同时,在保证知识的准确性和逻辑的严谨性之外,强调微课画面、微课情景的趣味性,力求生动、别致、有吸引力,让微课学习成为学生上课最期待学习环节。那么,自然而然就会增加信息技术课感召力。

同时,教师应及时将微课上传至网络平台,例如西安市大学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既可满足学生课堂以外的在线自主学习(雾霾天停课),又可对自己累积制作的微课加以整理、保存,并与全市信息技术教师分享教学成果。

结束语

总之,在信息教学中巧妙的运用微课,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大程度的满足学生视、听等感官的需求,激发孩子的兴趣。它不仅能增强课堂上的趣味性、艺术性,还能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深化感知,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htsweike

[2]百度百科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8472241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