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你知道该怎么烧纸吗

标签:
清明将至你知道该怎么 |
分类: 风水文案 |
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重要日子,扫墓又俗称上坟。在我们上坟的时候,其实有很多禁忌需要注意,而今天先主要针对“烧纸”的问题给大家详细科普一下。常常会被问到“为什么家人年年都有扫墓,纸钱也烧了不少,但还是会时常梦到故去的亲人在下边过得不好、看起来穷困潦倒的样子呢?它们没有收到钱吗?” 这时候我会问道“你烧的是什么?怎么烧的?”听完后不禁哭笑不得,不得不告知对方“它们确实没有收到钱,因为你烧错了!” 于是借此引入接下来的正题:在一些重大的祭祀节日里,通常我们烧纸给先人时应该“烧什么”以及“怎么烧”呢?
1.
2. 那么应该烧什么呢?只有元宝和黄草纸这两类可以烧,到了下边可以转化成相应数量的钱。如果能烧锡箔元宝就最好不过了,这个可是硬通货!据我所了解到的,一般南方城市将古法延续得比较好,很多地方都在延续着烧锡箔的传统,而相对于北方人,就疏于对这方面的了解了,市面上很难看到有卖锡箔元宝的,不少人甚至都没听说过烧锡箔这件事。关于锡箔,大家可以买来锡箔纸,一摞一千张,比金银纸贵不了几个钱,时间比较闲的人可以自己叠元宝,不会叠的网上有教程,步骤很简单。也可直接在淘宝上买现成的,省时又省力,但要注意的是,网上买的锡箔元宝发货时为了节约空间,元宝都是瘪着的一摞一摞装在袋子里,收到后大家要记住一步重要的环节,就是将元宝一个个捏鼓后再烧。虽然说没有捏鼓的元宝也是可以烧的,但是同样的元宝,捏鼓和没捏鼓烧下去后呈现出的重量是不一样的,它存在于一个空间能量转换的问题,这里先不多做解释。切记:元宝要用手捏鼓,不可从底部的小口用嘴吹鼓!市面上卖的有几种不同叠法的元宝,有的是不能捏鼓的,如果你们买了这种的也没关系,多烧点就好。
(金条和金砖也是可以烧的,在这里姑且把它们算在“元宝”这一类里;至于“黄纸”的材质,草纸和竹浆纸都是可以的。近些年来新推出的一些材质,比如“泡泡纸”等等,这些我们先存疑,暂时无从考证,不敢断言,有机会求证后再告诉大家!)
3. 说完了锡箔元宝,再来说金银元宝。市面上常见的有金和银两种元宝,很多人通常会各买一部分,认为它们都一样。这么想也没错,其实这个是无所谓的,不过金银元宝你们在买的时候是同样的市场价,但到了下边可是细分金银的,所以在这里,我个人更建议大家还是统一买金元宝吧。相比较金元宝,锡箔元宝肯定更值钱,不过一般普通老百姓不那么讲究的,烧金元宝也是一样,赢在数量上就好了。
4. 接下来说说黄草纸,黄草纸和元宝是祭祀烧纸时的固定搭配,为什么这么说呢?元宝的概念其实就相当于古时候人们用的元宝,属于大额钞票,而黄草纸相当于古时候用的铜钱,属于零钱。先人们在冥界生活也有它们的吃穿用度,通常买一些日用品只花零钱就够了,使用元宝会有大额找不开的情况。因此看来,黄草纸是必备的,而黄草纸还有一点用处,则是在烧大量元宝的时候用它来引火,可帮助快速点燃。
5.
6. 马车、房子、婢女,这些可以烧给亲人,是有用的,可以送到下边!(想烧汽车的就算了,下边是古街,不会让你开车的,汽车烧下去会转化成马车或别的代步工具)
7.
8.
9.
很多人容易有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是在坟前或者墓前烧纸就可以不写名字直接烧,因为这里已经是逝者的家了,边焚烧它们边可以收到,不会有外鬼来抢的可能性。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就算是在坟前也要把所烧的钱与物如上文强调的那样写好名字信息。看到这儿,我想肯定有一票人都困惑了,顿时心里十万个为什么。此处又要举例说明了,这就好比逢年过节家人朋友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登门拜访,而你恰巧不在家,他们把东西放在门外就走了,那么你觉得等你回来的时候东西还会在门口吗?一样的道理。首先,不管是坟还是墓穴只是它们的栖身之所,平时它们也会出去到处转转,并不是守在里边不出来。你不能保证去上坟的时候它们一定“在家”,那么这时候你在坟前烧纸又不写谁收,无异于是在此开了粥场,引来无数孤魂野鬼疯抢,它们会说:“在坟前烧怎么了,又没写名字,怎么证明就是给你的?”你的先人在自家门口被抢走了钱也只能哑巴吃黄连。就算你烧的时候先人们在此,但你烧的数量不可能只是三五个元宝这么点儿吧,又不写名字,从家门口一趟趟搬回到家里的功夫,寡不敌众,还是会被外鬼瓜分一二的。最后要再次强调:烧元宝纸钱时,只口头默念先人信息、不落于黄纸黑字的一定到不了先人手里!还没等阴差来拿,就都被孤魂野鬼抢光了,无一例外!!
10.
11.
文章写到此处,有必要科普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请大家务必上心!
我们通常只祭祀给我们所知道的已故亲人,那么不知道的那些呢?很多人觉得那些先人应该早已投胎了吧,其实不然!无法投胎或者不想投胎的其实有很多,单拿不想投胎的这些祖先来讲,很多其实都是想看后世子孙兴旺不愿走而留存至今,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古人对于看重血脉传承的一种执念使然吧。因此,监正大人在此呼吁大家,以后再去祭祖扫墓,不要再单单只为你们爷爷奶奶一辈的过世亲人烧纸了,直接为“堂上历代宗亲”而烧(包括了你想要祭祀的已故亲人),你们的祖先甚至宗亲很可能有不少都还在,但年头久远,知晓它们的后人也都已相继过世,从此再无人祭奠它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家里有宗祠的还好说,家里没有的,就会被遗忘掉。现在懂这些的人已经很少了,各家的堂上宗亲们在下边都不太好过,祖先不安,后世子孙怎会兴旺。古法没有很好的流传下来,也是现代人的悲哀!
何为宗亲?何为祖先?
宗亲指的是同一家族的亲族分支,并非直系血亲。比如,从自己姓氏的这支血脉往上倒,只要沾亲带故、逝世后至今没有投胎的男女老幼都可称为你的“历代堂上宗亲”。而祖先指的是承自父系的直系先祖。比如说,祖父是祖先,但是祖父的兄弟,以及他们的子侄,就只能算是宗亲了。
如此可见,宗亲涉及到的范围更广,我们在烧纸的时候,如果能考虑到堂上宗亲们,那自然是功德一件,造福更多无人祭祀的先祖。
可能很多人始终拿不准烧纸时的这些信息该如何写才算得体,在这里特拟了一份模板,大家可按此格式来写,个别内容可自行添减和修改。如下图所示:
http://s8/mw690/0077feH2zy7jqMZkkabf7&690
有人会问:“我烧纸给宗亲,它们能知道吗?” 可以知道!只要你写清是烧给历代宗亲的,它们自会感知,因为你与它们之间始终存在着血脉传承的联系,这也是一种空间上的感应,妙不可言!
因此,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一旦写上历代宗亲敬收,那么分钱的人口就会大大增多,烧的数量自然也要加大了,不然真的不够分啊!如果你家每次祭祖只是象征性的烧一点点,比如元宝在100枚以内的,那么我认为还是依照上文第7条所写那样,只针对某一位已故亲人烧吧!这一点大家可视各家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运用。
对于有些人因在外地和国外这种情况从而导致“烧不了怎么办”的这类问题,我只能说,万事凭发心,只要真正想做,没有做不了的。这种事并不在于以谁的名义烧,就算不是自己亲历亲为,一家子那么多口人,总得有一个做的,如果没有,那我又怎么会有办法。另外,不要怀有“这种事是家里的男人们才该带头做的,女人不该做或做了也没用”这样的想法。这种责任上的推脱到最后很可能就是连一个做的人都没有,祖先在地下过得安宁,才会有能力福泽后世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