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考察法》教学设计
(2018-04-20 08:27:09)
标签:
教育 |
分类: 研学之旅 |
授课题目 |
实地考察法 |
授课年级 |
高一 |
时 |
1课时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知道什么是实地考察法 了解实地考察法的一般步骤 学会辨别哪些课题适用于实地考察法 学会制作简单的实地考察表 |
||||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人物事例拓宽视野 通过多个事例,提高归纳、迁移的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学习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 |
||||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逐渐树立重视实践、注重考察的意识 学习研究者做学问的务实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勇气 增加对家乡的了解,热爱家乡的情感 |
||||
教学重难点 |
实地考察表制作 |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导入 |
问题导入: |
思考回答问题 她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最合适? |
||||
授新课 |
过渡: 我们从实地考察法的定义、基本流程、考察前的准备,以及如何实施考察四个方面来了解实地考察法。 活动一:实地考察法的定义 1.展示图片,介绍相关事迹 图一: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图二:李四光《冰期之庐山》 图三: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图四: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2.总结: 是指研究者到现场进行资料采集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所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是民俗学、人类学、语言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也可以是生物学、环境科学、地质等自然科学领域。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不仅可以直接、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对象的真实状况,还可以获得事物发展、变化过程方面的信息 3. 乌当区渔洞峡风景区旅游开发实施建议 关于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食堂美食调查 中学生校外补课与成绩提升的关系调查 乌当区古建筑保护现状研究 中学生抑郁情绪现状及缓解途径研究 问:以上哪些选题适用于实地考察法? |
思考并回答问题: 1. 2.
3.
4.
5.提到林徽因,你们会想到什么?他们的主业是什么?
6.完成任务一: 以上哪些可以采用实地考察法?
|
||||
授新课 |
过渡: 接下来,通过梁思成考察的事例,我们来了解一下实地考察法的基本步骤 活动二:实地考察法的基本流程 展示并讲解图片: 图1.营造学社成员集体照 图2:林徽因绘制的考察路线图 图3:梁思成实施考察图 图4: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封面 总结: 实地考察法的基本步骤 明确考察目的和任务——制定考察计划——进入实地考察——整理资料,得出结论 |
1思考回答: 展示的四副图片分别反映了开展实地考察需要哪些流程 2.总结开展实地考察的基本流程 |
||||
|
过渡: 了解了开展实地考察法的基本流程,我们来了解一下实地考察法的准备 活动三:考察前的准备:
1. 查阅资料,增加认识,设计考察记录表 准备需要用到的各种工具(保证考察、生活、安全的需要 小组合作,以及与相关人士的有效沟通 2.案例展示: 某课题组计划对学校周边一家商场进行考察,了解商场消防安全情况,展示其设计的考察表
3. 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想了解乌当区东风镇协天宫的建筑特色及发展现状,尝试为她设计一份考察记录单(因为没有手机,所以老师展示协天宫的资料) |
学生分组完成任务二 设计观察表并现场展示 |
||||
授新课 |
过渡:
实地考察需要注意两个关键词:观察和记录
1. .以目标为指引,力求客观、真实、细致; 观察要有条理,多层次、多角度观察; 留意与考察对象相关的事物。 2.记录: 最好现场记录,避免事后追记不完整; “能记尽记”; 记录所见、所闻、还有所想和所感 以上就是我们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
教师讲解为主, 学生听记 |
||||
作业布置 |
协天宫离我们很近,请查阅相关资料,并带着自己制作的观察记录表去实施考察,(也可以考察贵阳市其他的古建筑)五一节后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 |
|
||||
板书设计 |
实地考察法 1.定义 2.基本步骤 3.考察准备(考察记录表) 4.考察实施(观察、记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