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古诗文的意象美

(2024-02-25 18:00:16)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日志

类似于古诗中表现季节性的手法,诗人常常选取特定的自然景物或其他事物,一方面用来呼应传统文化的情思,另一方面融入自己独特的情感依托有限的字词创造出无比丰富的精神世界,达到意与象的融合,营造意象之美对意象的理解首先需要学生能够总结归纳一些典型意象,如“梅”四君子自古活跃文人笔下,是中国文人画常画不衰的题材,它们分别代表傲、幽、淡、逸四种君子品格。梅有自强不息韧性高的品格,兰有高雅自持不入俗的精神,竹有刚直不阿的坚韧,菊有清雅高洁的气度。因此,教学中可借助同一景物指导学生进行类文阅读如选用《墨梅》《白梅》和《雪梅》,或选用《竹石》《咏竹》和《竹里馆》组诗学习,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不同诗作如何表现传统意象,总结诗歌中提到的梅菊和君子特有品质的对应关系。其次,对于寄寓了诗人主观认识和情感的非典型意象,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发挥联想想象,体悟由意象生发、又超出意象之外的意蕴。如鉴赏韦应物《滁州西涧》中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需要讨论诗人为何选取傍晚来临的春雨、湍急的春潮、人的荒野渡口以及横浮水面的渡船在这样一个春日的傍晚,诗人心中一无奈和彷徨若隐若现想象画面,身临其境般体会诗人面对这些事物时的心理感受,才能抵达诗歌核心,有效训练学生的意象思维方式,体悟诗人所推崇的审美旨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延迟开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