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场煤堆发生自燃时的处理措施
(2019-07-09 09:58:06)当煤场长期处于饱和状态时,将对煤场的正常翻场等等工作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当煤经过长期的储存,极易进一步因为氧化过程而引起自燃,不仅会给电厂造成一定经济损失,且容易引发火灾。因此,如何防止电力生产企业贮存煤的自燃,保证贮煤安全是火力发电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
煤自燃的因素与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堆积状态、环境因素等几个主要方面有关。煤通过长期的堆积和时间磨合等作用,会慢慢的产生氧化反应而发热,这样就会导致煤的整体温度逐渐升高,最终煤就会自燃现象而起火。另外煤的自燃起火与其它燃烧过程不同,因为煤自燃时的温度是缓慢上升的状态,将会按照“煤堆积——低温氧化发热——放热——内部干燥——温度急剧上升——自燃起火”这些步骤过程发生。
煤的自燃几乎都是从距表层1m~1.5m煤的内部发生,一旦发生自燃现象很难简单地灭火,所以加强预防很重要。空气、水和高温气候等是引起贮煤场氧化和自燃的主要原因。因则防止煤堆自燃的主要途径是隔绝空气、水分与煤炭的接触,防止温度或水份过度积聚,并采取测温、喷水等预防措施。
(1)煤堆测温的工作应该采取定期测温和定点测温相结合。
(2)遵循“分堆存放、分层压实、取旧存新、定期置换”的管理原则,同时建立各煤种与存放时间的原始台帐,分析总结煤种与存放(自燃)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原则上煤场烟煤堆放周期不大于40天。
(3)根据煤堆定期、定点测温结果,当煤堆温度超过60时,必须及时取用或采取如挖出、倒堆、压实等降温措施进行处理。
(4)当出现煤堆有冒烟或着火自燃现象时,及时安排推煤机司机对自燃点采用“淋、注、翻、断”方法处理。自燃面积较大时,推煤机司机、消防人员等配合消除,采用挖出、倒堆、灌水的办法进行灭火。
(5)夜晚煤堆发生自燃且面积较小应采用临时降温措施控制,待白天再对自燃的部位采用挖出降温、倒堆压实等措施进行彻底处理。
(6)取用高温煤堆过程中,使用测温仪进行测温,随时检测工作面的温度,如发现温度有升高趋势甚至出现自燃现象时,严禁继续取煤,须使用工程车辆将该煤堆挖开进行浇水散热降温处理,待检测该处煤堆温度低于60后方可取用。
(7)煤场设备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执行动火工作票,如存在火种残留物及发生火灾事故的隐患,必须立即汇报处理。
对于难以处理的煤场自燃,徐州吉安矿业科技有限公司结合自己多年对煤田火灾治理的丰富经验及煤场自燃的原因,提出了以下的防灭火治理方案:
(1)源头治理:利用普瑞特阻燃剂,在装船或装车之前就对其进行喷洒处理。
(2)叠层压实并喷洒阻燃剂:在场地堆存煤炭的过程中,分层摊开的同时喷洒普瑞特阻燃剂,然后用推土机压实,第一层压实后以同样的方式堆放第二层,以此类推,堆放的高度以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3)边际拍紧并喷涂阻封材料:待煤垛起高后,用铲车把边际从底部到顶部逐一拍紧,确保堆体表面平滑,尽量避免出现沟槽或平台,然后在表面喷涂普瑞特阻封材料。
(4)每天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对煤堆进行测温,针对超过或接近60 摄氏度的局部高温点,及时采用多孔压注普瑞特复合胶体的措施,确保煤堆温度保持在60 摄氏度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