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预定利率?预定利率为4.025%的年金产品值得买吗?

标签:
财经健康教育文化育儿 |
分类: 理财险 |
这事引起了行业内外人士对“预定利率”的关注。
那么啥是“预定利率”呢?
预定利率是指寿险产品在计算保险费及责任准备金时,预测收益率后所采用的利率,其实质是寿险经营者因使用了客户的资金,而承诺以年复利的方式赋予客户的回报。通俗来说就是保险机构提供给客户的回报率。
养老金保险保费的厘定由预定死亡率(计算生存率)、预定利率(或预期投资收益率)、和预定费用率决定。预定死亡率和预定费用率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唯一可以变化的就是预定利率。
一般来说,在其它假设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对于养老年金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越高,费率水平就越低,也就是消费者在投保这款产品的时候,所需要缴纳的保费就越低,因而同样的保费支出下所能获得的真实收益越高。
那么这个4.025%是从哪里来的呢?
2013年8月份,保监会发出了这样一个文件:中国保监会关于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里面就讲到了预定利率的问题。

解读:
现在普通型人身保险保单的法定准备金评估利率为3.5%,而现在普通型养老年金或其它保险期为10年及以上的普通型年金保单,法定准备金评估利率可以适当上浮,上限为法定准备金评估利率的1.15倍,也就是3.5%的1.15倍4.025%。
有些人可能会纳闷了,这里说的是法定准备金评估率啊,和预定利率又有什么关系呢?
先说说什么是准备金?
准备金就是保险公司为未来要兑付的保险责任所预留的一笔钱,准备金计提源自所收入的保费。给到消费者的预定利率的隐形上限就是准备金评估利率,否则,就可能会出现准备金高于从消费者那里收回来的保费,从而引发偿付能力的问题。可以说保监会通过对准备金评估利率监管,间接监管了预定利率。
那么百分之4.025%的利率高不高呢?未来还不会有更高的预定利率呢?
由于保单是一个长期持有的过程,所以需要将这个数字放到市场上长期利率变化的大趋势当中去衡量。欧美日发达国家早已进入低利率、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而我国随着GDP增速的进一步放缓,利率水平长久来看必然是下降趋势。
而预定利率4.025%意味着保险公司承诺了几十年4%的复利回报,在当下利率不断下滑的趋势中,4.025%的预定利率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其实已经是极限了,不可能再高了,而这从银保监会对于新报备的4.025%定价的年金产品的谨慎态度也可看出。
那么预定利率高的产品是不是就是最好的呢?
如果产品的其它方面都一模一样,仅仅有预定利率4.025%和预定利率3.5%的区别的话,那么前者肯定会更有优势。
但前面提到产品定价的因素有三个:预定死亡率,预定利率,预定费用率,这三个因素都会影响产品的定价,有些公司为了产品好看,采用了4.025%的预定利率,但是由于运营成本高,为了控制成本,又在银保监会规定的限额内把费用率同步提高。
以今年X寿的X享X生年金为例,号称预定利率4.025%,真实收益和市面上其它同样预定利率的产品差太多。
所以单纯去看4.025%这个数据还不能代表客户的收益情况,真正的预期收益应该通过官方版的计划书系统。
固定收益类的年金产品由于“所见即所得”,建议书很容易看懂。
而对于年金返还较早,有分红,且搭配有万能账户的年金产品,需要按合同保证的低档收益以及非保证的中档收益去看,也可以参考这家公司历年来的利率和分红水平,这样的数据就会来得比较真实和客观。
另外需要留意此类计划书是基于所有返还的年金都直接进入万能账户进行二次增值来演示的,也就是说万能账户的现金价值已经包含了返还的各项年金。
目前有少数几家公司能做到预定利率4.025%,实际收益也不错,欢迎大家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