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薄壳结构”

2023-03-03 17:40:10
标签: 教育 情感 文化 育儿 杂谈

      今天,我帮妈妈烧菜时,拿了个鸡蛋玩儿,用手掌捏了捏鸡蛋,“咦,怎么不碎?”我跑过去问妈妈,妈妈却不相信地说:“怎么可能啊?”于是,妈妈也拿起了鸡蛋,用劲儿的握了握,还真就握不碎。我们俩使足了劲儿,却发现鸡蛋不碎,不碎,还就不碎。我皱了一下眉头,蛋壳怎么受力那么大?

      我又拿了三个鸡蛋放在桌上,上面铺了硬纸,看鸡蛋能承受多大压力。我放了一两本书,鸡蛋丝毫未动,我又放了几本书,一直放了八本,鸡蛋还没有碎。我本以为放了三本就碎了,结果事实超出了我的想象。我轻轻地把鸡蛋放回冰箱里,我不明白了:为什么鸡蛋会能承受如此之重的分量?我开始了思索,想办法找原因。

      终于,我查到了!原来是因为薄薄的鸡蛋壳能承受很大的压力,蛋壳曲面可以看成由无数的拱拼接而成的,能够把压力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人们从蛋壳中得到启示,发明了薄壳结构。薄壳结构具有优越的受力性能,且轻便省料,因此在建筑中广泛使用,如国家大剧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我们熟悉的建筑水立方、鸟巢、奥体中心等都采用了该薄壳结构。当然除了建筑,我们生活中也有:灯泡、安全帽等,其实都是利用了薄壳结构做成的。

     看来,生活中还需要多多实践,多多思考,不能没有经过实际操作,就下定结果,否则是个大失误。

                                                                             作者:东林小学五(4)班   魏锦文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