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言文断句“五部曲”优课教学设计

(2019-03-21 16:19:49)

文言文断句“五部曲”优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文言文断句“五部曲”,学生能正确断句。

学情分析

广东省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涉及的考点有:词语(句子)解释、文言文断句、内容理解、人物评价及阅读启示,文言文断句是这几个题型中最容易丢分的一道题。本学期三次测试中,我班这个题的得分率分别是25.3%33.3%28.6%,大部分学生做题时不懂方法、步骤,基本上是靠语感或随便乱撞的,故有必要给大家讲讲断句的思路。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三个,首先,把《满井游记》第二段的标点去掉,让学生朗读,把朗读时发现的断句方法归纳出来;然后老师讲授断句“五部曲”;最后运用所学的方法完成相关练习,巩固学法。

教学环节与活动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熟读并背诵八年级下册的所有文言文篇目。

2.印学习单,制作PPT,写好教学设计,制作微课供学生课前学习。

课堂导入

【任务与意图】

广东省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涉及的考点有:词语(句子)解释、文言文断句、内容理解、人物评价及阅读启示。对于不同的题型我们要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文言文断句是这几个题型中最容易丢分的一道题。故有必要给大家讲讲断句的思路。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回忆课外文言文一般考查哪几种题型?

2.思考:你是怎么做断句题的?

 

教学活动一:文言文断句方法知多少                      

【任务与意图】

去掉标点,恢复文言文的原貌,要求学生读准句读,并不容易,更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朗读后,再根据朗读情况思考断句的依据,他们就会关注句子中的某些词。讲授前让学生给一篇课外文言文断句,讲授后然他们修改,用以检查学习效果。

【过程与方法】

1.读准句读

把《满井游记》第2段的标点全部去掉,让学生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句读。

2.思考归纳:说说你是根据什么进行文言文断句的?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你知道多少呢?

小结:学生找到要注意的词语不是很全面,文言文断句“五部曲”将告诉学生要关注更多的词语。

3.阅读《陈晋之读书法》,试着在本文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画“/”。

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

 

教学活动二:文言文断句“五部曲”

【任务与意图】

    以学过的课内文言文句子为例,结合句中能给断句起提示作用的词语给学生讲解断句“五部曲”,一边巩固旧知识一边接受新知识,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收。

【过程与方法】

(一)通文意,分层次

1.通读全文,大概了解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2.根据理解到的文章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

3.注意句首、句末的虚词。

4.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

(二)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时,要注意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物名、时间等。名词(代词)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断句前,务必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常见的代词有:吾、余、予、尔、汝、公、卿、君、彼、此、其、之等。

1.试找出这个句子中的“名词”。

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时间) (人名) (地名)

2.思考:学过的文章中,有哪些句子包含有这些代词的呢?

如:“吾日三省吾身”、“余幼时即嗜学”、“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汝心之固”、“卿今当涂掌事”、彼其受之天也”、“于舅家见之”

(三)看虚词,找位置

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

1.句首发语词

夫、盖、至若、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回顾文中出现过的句子:盖大苏泛赤壁云至若春和景明初,权谓吕蒙曰等。

2.句子中关系词

虽、虽然、纵、纵使、如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已而、岂”等,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回顾文中出现过的句子:苟富贵,无相忘”、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然则何时而乐耶”、若夫淫雨霏霏”、“或异二者之为”“已而夕阳在山”等。

3.句尾词

1也、矣、焉、耳”等词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如泯然众人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等。

2耶、与(欤)、邪”等词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如然则何时而乐耶葛天氏之 民欤等。

3哉、夫等词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如或异二者之为,何哉等。

在这些句尾词的后面一般也要断开。

4.疑问语气词

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这些词语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5.对话标志词

曰、云、言 等,在它们的前后一般都要断开。

6.其它的词语

以、于、为、则、而 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就不要断开。如物喜,不己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下为公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感极而悲者矣

如果“而” 字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 字前面就应断开。如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四)用语法,辨句式

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等。

1. “…………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为、乃、即、则等则是表判断关系的词。

2. “不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

3. “…………、受…………”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

4. “……何、奈……何、若……何、得无……乎、何以……为、与其……孰若……”等,是固定结构的句式。

(五)明修辞,巧断句

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对比、排比、顶真、反复。如顶真句“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又如排比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

 

教学活动三:小试牛刀

【任务与意图】

    在讲授文言文断句“五部曲”后,学生通过练习去巩固所学的方法,并检查学习效果

【过程与方法】

1.完成下面句子的断句,并标出有提示性的词语(语法、句式)。

1)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3条)

2)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2条)

3)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2条)

4)段干木光于德寡人光于势段干木富于义寡人富于财。(3条)

5)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3条)

2.再次阅读《陈晋之读书法》,运用文言文断句“五部曲”,对之前的断句作修改。

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

 

课堂总结

    断句虽难,但它有法可循,只要我们做个读书的有心人,记住句子中那些能起到断句提示作用的词语、语法、句式,做题过程中多留意它们,断句就不再是难题了

 

布置作业

阅读课外文言文练习(自买的书)5篇,并完成断句题。

教学资源

1.学生准备:课前观看微课“文言文断句‘五部曲’”,做好笔记。

2.老师准备:自编教学设计、自制PPT课件、微课。

3.资料准备:寻找例句、印好堂上要用的资料。

教学评价

通过讲解文言文断句“五部曲”,学生学会文言文断句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在做题时不仅仅靠感觉(语感),也不再乱撞。讲解时运用的例子都是课内学过的,练习则选择了课外的句子(文段),由内而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外,在课前、课后都让学生做同一个题,学生在对比中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评测练习

1.完成下面句子的断句,并标出有提示性的词语(语法、句式)。

1)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3条)

2)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2条)

3)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2条)

4)段干木光于德/寡人光于势/段干木富于义/寡人富于财。(3条)

5)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3条)

2.阅读《陈晋之读书法》,运用文言文断句“五部曲”,在本文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画“/”。

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