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方法要多样化
(2018-07-29 10:48:57)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以下是笔者在研究应用的几种重要朗读形式,现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下:
1、想象读。
根据课文内容,如何让学生在诵读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的想象。例如:上李煜的《虞美人》,先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对词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感知。再引导学生回忆电视上所见的古人吟诗的风采。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着古人,踱着方步,触摸胡须,仿佛自己在吟诵。通过想象读书,书中的节奏、韵味、情感不由自主蹦出来了。
2、仿声读。读书中,老师经常让学生或自己分角色朗读,但有一点要注意,分角色朗读就是要模仿角色的读音。如《在法庭上》一文,笔者让同学模仿商人“夏洛克”声音时就要求学生能读出他奸诈的声音色彩,笔者让学生模仿律师“鲍西娅”让学生把语速加快,把语气加重,把律师在法庭上为正义辩护的慷慨激昂之情表达出来。
3、表情朗读。
这种朗读方式往往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教师可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比照感悟。首先放录音,要求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请学生朗读,比照两者的朗读情况,可以让学生明白该如何读,从而领悟文章的内涵。如笔者在教学高尔基的《海燕》时,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的FLASH朗读视频,让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然后让学生对照朗读,学生一下子就进入课文情境进行朗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分角色朗读。
这种朗读方式对于戏剧作品和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较合适。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如笔者教《变色龙》让学生把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后,分别让他们认识到作品中各个角色中不同的人物性格,在朗读中要用不同的语速,不同的语调来表现,当然分角色朗读也应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可让个别男女生分角色读,可让几个小组的学生分角色读。
5、配乐朗读。
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欢快的乐曲应与喜剧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配乐朗读的乐声不能太响,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6、诵读。
这种朗读方式也适合于古诗文教学。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背诵某些精彩的语段或全篇。这样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笔者认为,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