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的南北气候分界标志
标签:
图片蚌埠南北气候分界标志摄影杂谈 |
分类: 风光-旅游 |





淮河——秦岭一线是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地理气候直接影响到风俗,以此线为界,南涝北旱,南橘北枳,南船北马,南米北面,南甜北咸,南茶北酒,南蛮北侉,南拳北腿,南细北爽(性格方面)……再有,秦岭—淮河一线也大致成了供暖和不供暖、甜豆腐脑和咸豆腐脑、姥爷姥姥和外公外婆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现有几个地方建立了形式各异的南北气候分界标志。这标志同赤道标志、回归线标志一样,仅仅是为了突出本地的地理特征,借此提高知名度。但当初江苏淮安欲建南北气候分界标志时,在全国一些媒体上却出现了众多反对的奇谈怪论,甚至提高到国家统一与分裂的高度,现在回过头再看,真是十分可笑。还有个可笑之处是,这些斗士虽然慷慨激昂,却大多不学无术,居然都不知道在这之前的2006年,同在淮河之滨的安徽蚌埠已经早建成了南北气候分界线标志,也没出现这些斗士预言的任何不良后果。






安徽省蚌埠市位于淮河中游,地处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蚌埠的南北气候分界标志雕塑位于市区秀丽的龙子湖风景区,由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设计,高39.9米,伟岸挺拔,直指天际。中部八根钢管,蓝色四根指向北方,象征北方气候寒冷;红色四根指向南方,象征南方气候温暖。因蚌埠昵称珍珠城(简称珠城),中间一颗青铜珍珠则象征地处中国南北之间的蚌埠。顶端一条欲飞的苍龙,是腾飞的中国的象征,也与龙子湖的传说契合。底部是我国民族特有的四个神兽,东为青龙,西为白虎,南是朱雀,北是玄武,是古代镇守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守护神。
前一篇:安徽博物院(四)徽州三雕
后一篇:上海顾村公园的樱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