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岁的儿子有自残行为:孩子这些消极情绪,一定要注意

(2020-03-12 07:07:57)
标签:

育儿

习惯

文化

家庭教育

家庭

成人有了不良情绪,可以发火,可以找朋友诉说,甚至可以去健身房打沙袋,而孩子有了不良情绪,却往往被家长训斥、责备,说他缺乏自控能力……长此以往,孩子缺少不良情绪的正常宣泄渠道,就会“憋”出大麻烦。

这是2015年12月13日尹建莉老师全球500群同步微访谈的内容整理。

https://qurl.qutoutiao.net/image/U2FsdGVkX18cARZY1rhq7fr9E2yD-av6bhLA23nF_igEzRRneYuak0PhBZKNkaD3t73kslqxkkJkTbl55P0XXCg4FuWNI12ABi2ZV0B0sNg?signature=U2FsdGVkX1_bVG68OjSUYc5qdYpTbWc-dabhFZtDSZyLTiE_Jn2IbOMY3uDFT2IP

孩子妈

尹老师:

您好。我遇到了一些苦恼的事情,想咨询您的意见。

我有一个七岁的儿子,现在上小学一年级,学习成绩目前还可以,他也很喜欢阅读。就是性格方面有些小问题。比如有一次,他跟同学一起玩儿,不知道怎么在玩儿的过程中闹了点不愉快,那个同学生气了,哭了。我儿子就觉得自己做错了,而且是很大的错事,就自己打自己的头,说自己没有用。

这其实已经是他的习惯了,一遇到没法解决的矛盾就会对自己很自责,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就会哭,有时自己打自己。可是我们做家长的一向也没对他有太高的要求,他就是自己对自己要求过高。还有就是,我们总觉得,他遇到事情不敢面对,大多采取逃避态度。就说上学迟到了吧,他不会自己走进班去的,甚至会找个地方躲起来……

我只是想问问您,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教育方式哪里出问题了?谢谢您!

https://qurl.qutoutiao.net/image/U2FsdGVkX18bny02Dlo6MoqMXTrUgdirpHb8bb1LuzKBEyT8u8KVEhulhuPavDHXKVc7E7aN7xOldj0x_x8K2cmo8slx9-erF3Y10z87fhc?signature=U2FsdGVkX1_bVG68OjSUYc5qdYpTbWc-dabhFZtDSZyLTiE_Jn2IbOMY3uDFT2IP

https://qurl.qutoutiao.net/image/U2FsdGVkX19klAIyCQjQNZJNaJ69LHa759JOV9KCnu_yoer04y1kmbqwV7ViI2Kfupuat4gzzFcMBFwVM-Y9uJrfUlGaVcacAl2q6lWEiVA?signature=U2FsdGVkX1_bVG68OjSUYc5qdYpTbWc-dabhFZtDSZyLTiE_Jn2IbOMY3uDFT2IP

尹建莉

孩子妈:

您好。

看完你的来信,我心头很沉重,你的孩子才七岁,但是我感觉他的心理压力好大啊,完全不符合他的年龄。比如说他做错事了,马上就哭,甚至是打自己的头。自己打自己这是一种自残行为,这么小的孩子却出现这样的行为,他一定是很痛苦的。

那么,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才会通过自残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他肯定是平时有些情绪的时候,没有正常的宣泄渠道,所以才会采用一种自残行为来表达他的愤怒。那么,我有一个直接的判断,就是在家庭生活中,你们家长并非像自己说的那样“一向也没对他有太高的要求”,恰恰相反,可能是你们对他要求是比较高比较严的,导致他有情绪也不敢发泄,导致他对自己要求过高。

由于你没有介绍更多家庭生活中的细节,所以我没有办法来帮助你进行具体的分析。事实上,我在生活中遇到很多的家长,都出现过跟你一样的问题:在理论上,他们知道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应该多给孩子尊重和宽容,可是在生活的很多细节的处理上呢,他们的做法并没有体现这一理念,恰恰做到了反面:过于苛求、过分苛察、过多苛责。导致孩子过得很苦闷很压抑,不敢哭也不敢笑,很多不良情绪压抑在心里,人格也渐渐变得不健康,而家长还感到奇怪,没有从自身找一点原因。

所以说,还是需要你自己在生活中体会一下,每个细节你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感受一下,是不是经常去强迫孩子做什么?是不是对孩子要求太高了?好好关注一下孩子的情绪,好好跟孩子交流沟通,让他及时找到不良情绪的出口,不应该让孩子的自残行为发展下去。

当我们想要孩子不去抱怨的时候,家长自己首先反思一下自己,我们平时对孩子有没有抱怨,我们总是充满抱怨的话,孩子遇到事情,出现埋怨、抱怨,把责任归于他人是难免的。

https://qurl.qutoutiao.net/image/U2FsdGVkX1-Rk9aZ1FObdrJP9E1qgzH5mSMWfMi_31LSr_7HMFRGtkcgunwECuby6tzPWOzSwkT-6UbtycW-Wnw4yLAMFeqiBMugLLMVkB4?signature=U2FsdGVkX1_bVG68OjSUYc5qdYpTbWc-dabhFZtDSZyLTiE_Jn2IbOMY3uDFT2IP

https://qurl.qutoutiao.net/image/U2FsdGVkX19oqE_x7RKRZp2z_u3kEC4jA0cJRXMAebVmXgnXxn4Rku1VSgoV7Mc0N7BBlNNuWdfi0F7bJIEJK7MeIEeOrsRWQIEH05vXnH4?signature=U2FsdGVkX1_bVG68OjSUYc5qdYpTbWc-dabhFZtDSZyLTiE_Jn2IbOMY3uDFT2IP

孩子妈

尹老师:

您好。

我想问您一下,怎样才能让孩子充满积极情绪,遇事会主动解决问题呢?我的孩子现在在学习和生活上出了错误,有了问题,总是会有消极的想法,比如会反复强调这个错误是某某造成的,不是自己的责任,如果改正也是别人的事情;或者出了问题,不会想办法自己去解决,而是对糟糕的结果懊恼好久,愤怒很久,这期间他不会自己去解决问题,而是会在很暴躁的情绪下寻求他人的帮助。

我多么希望我的孩子是阳光的、积极的,而不是总用抱怨的想法去生活。现在,我总会和孩子说不要抱怨,跟他一起解决问题之后,不管好不好,都会表扬他,但感觉效果不是很好。下一次犯了错误,遇到问题时,他还是老样子。

这让我十分困扰,麻烦尹老师能给分析一下么?并给我出个主意该怎么办吗?

谢谢您!

https://qurl.qutoutiao.net/image/U2FsdGVkX1_-mMAn5BH3CdfwBshXbOBCWKCJWT3gZKrdiTvbNN5MRag6u-Z1rtaMBJ17urlXm7GWflRUAzZ7w2DymIpT_YVQITKacNsKCSU?signature=U2FsdGVkX1_bVG68OjSUYc5qdYpTbWc-dabhFZtDSZyLTiE_Jn2IbOMY3uDFT2IP

https://qurl.qutoutiao.net/image/U2FsdGVkX1-NhtamyYMfZsqUAkuvakPPwxpK0gBLisVaetRJqt4pJLyKz5XhJ2-Kb1V0Cfe1Kcj0yWbTNAruij9HKQKMgE6-D12Baq8Ccgk?signature=U2FsdGVkX1_bVG68OjSUYc5qdYpTbWc-dabhFZtDSZyLTiE_Jn2IbOMY3uDFT2IP

尹建莉

孩子妈:

你好。

首先我可以肯定,你的愿望完全正确,特别好,但是我可以做一个初步的判断,孩子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因为他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了,他根本没有把注意力放在问题和错误本身,而是别人会怎样评价他的问题和错误。

孩子为什么那么注重别人的评价,而在出现错误或问题无法解决时,表现得那么消极呢?就是因为他的经验,他从经验中知道自己一旦做不好,就会受到负面的评价,甚至受到严厉的批评,孩子慢慢就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别人到底会怎么评价我”之上。当他做错了事情,受到负面的评价和暗示的时候,他就越来越没有信心和能力解决问题本身了。

当我们想要孩子不去抱怨的时候,家长自己首先反思一下自己,我们平时对孩子有没有抱怨,如果我们平时总是责怪孩子“你这方面有这样的问题,那方面有那样的问题”,我们总是充满抱怨的话,孩子遇到事情,出现埋怨、抱怨,把责任归于他人是难免的。

还有一种情况,家长比较喜欢给孩子励志,遇到什么情况,根本不顾及孩子的心理,只是单方面鼓励他,这也是对孩子信心的消减,他从中感受到自己做的不够好,感受到自己的懦弱。

就这个问题,我给你的建议是,以后要减少对孩子的评价,任何评价都在转移儿童的注意力,我们只关注事情本身就好了。一道题解决没解决,我们不要去说“你要认真去做这道题,你要努力克服,要努力把它解开”等等,这些话是没有意义的,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的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对待任何事情,我们只要体会其中的快乐就好了,用不着评价孩子,所有的评价都包含了一种成人意志,都会给儿童带来不安,它和批评是一样的,尤其是糟糕的评价,这都应该在我们生活中避免的。

经常性的批评、表扬、评价等等,其实都反映了你对孩子的一种不信任,都会降低孩子的自信,转移他的注意力。家长要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手头做的事情上,跟孩子一起投入去做一些事情,而不是评价他做得怎么样,我想,这个应该是解决你的困惑最好的办法。

https://qurl.qutoutiao.net/image/U2FsdGVkX19jETAem8pYpbi9014RyZUkr6yYhaVtMj944Wb0MBLKTJFAGagcttyqfnuE5za_6hvjTB3gj5_maCWGuYht68qP226yigkIuNw?signature=U2FsdGVkX1_bVG68OjSUYc5qdYpTbWc-dabhFZtDSZyLTiE_Jn2IbOMY3uDFT2IP

https://qurl.qutoutiao.net/image/U2FsdGVkX1-4E65Ei4XK8Y7GExa3KgVqrl6ScQ-iPquNDJKt0uwRC6sx-zUHyoOyK24fP1qpxfH6xhwBNSAo0PGORVMAQcOLp2Xwd3o-QZs?signature=U2FsdGVkX1_bVG68OjSUYc5qdYpTbWc-dabhFZtDSZyLTiE_Jn2IbOMY3uDFT2IP

当孩子有了不良情绪,

却被家长训斥、责备,

说他缺乏自控能力……

长此以往,孩子缺少不良情绪的正常宣泄渠道,

就会“憋”出大麻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