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本研修】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9-19 14:55:53)
标签:

教育

分类: 校本研修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陈瑶

读了《画出好成绩》这本书,我对通过了思维导图提升分数这一理念有了初步了解,下面我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思维导图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
思维导图让学生的学习告别机械重复、题海战术和枯燥乏味。利用思维导图是知识和思维过程的图形化表征,所以有利于学习者梳理、归纳,将所学新词汇纳入到已掌握词汇的知识结构中,加速词汇学习过程;由于思维导图具有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联想丰富的特点,所以有利于学生将词汇模块化,利于词汇组合、词汇联想,增强词汇记忆效果;由于思维导图具有发散性的特征,所以能够激活语言学习过程中探索、挖掘的高级思维模式,有利于词汇教学的开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习者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获得愉悦的认知体验。
二、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思维导图学习主题词。高中英语教材的每一个模块或单元更是有着明确的主题划分。教师可以按照词汇的表达范围、表达主题、表达功能,使用主题、使用范围及使用功能帮助学生融合词汇,找到主题词,并通过思维导图将与主题词有关的词汇联系成记忆的网络结构。
比如,“节日”是高中教学的主题之一,围绕节日这一主题学生们要掌握有关节日庆典、庆祝方式及与节日有关的人和事等众多词汇。思维导图能有效地将这一主题下的相关词汇形成有机的整体,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记住与关键词“节日”有联系的所有英语词汇,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网络,增强词汇学习的完整性和实效性。围绕主题的思维导图改善了学生的信息加工方式,提高了词汇记忆的效率,使学生在词汇知识的回顾和提炼过程中达到灵活掌握的目的。
(二)利用思维导图学习词根、词缀。
生成英语单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词缀法,即在英语词根的基础上填加词缀的方法,这种方法被誉为是“学习英语的最短最佳的途径”。结合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开展英语词根和词缀的学习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否定前缀的教学,英语否定前缀有很多,“un-”、”ir-”、”im-”、”il-”、”in-”、”dis-”、”mis-”、”non_”、等都可以表达“不,相反”的含义。每个否定前缀都能生成许多新的词汇,例如“dis-”,利用它生成的新词有“disadvantage”,“disagreement”,“discount”,“discover”,“disappear ”,“dislike”,“dishonest”,“discourage”等。教师可以由指导学生总结否定前缀开始,再由每一否定前缀联想相关词汇,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否定前缀的用法及相关词汇含义。掌握常用词根、词缀的含义将有效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学生学习新词、记忆同根词并猜测词汇的大致意思,而合理、有效的思维导图可以突出教学重点,有效助记词汇,提高学习效率。
(三)利用思维导图学习多义词汇。
 纵观高中英语各类考试的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一词多义的考查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学生们能够掌握一个单词的基本含义,却往往无法准确判断具体语境下这个单词的具体含义。特别是一些单词同时具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多种词性,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思维导图,这样有利于对比记忆、有利于学习该词的常见搭配及习惯用语,实现词汇的最佳学习效果。例如,“cover”这个单词,既可以作为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也可以作为名词来使用中,而不同语言场合中该词的含义差别很大。在导图中,cover一词在不同词性下的不同含义均有所体现,而且分别有具体实例或常见搭配作为理解的辅助语境,同时也有对该词的联想学习,引出discover,uncover等,整个单词的教学更加全面。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归纳其在字典中的用法信息,形成结构清晰、明确的词汇框架,不仅可以节省学习词汇的时间、提高学习词汇的效率,更会大大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的反思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积极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易学、有用的学习工具。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整理和记忆能力都有显著帮助,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切实提高了课堂实效,并达成了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有益的教学技能应该得到坚持地实践、研究和改进,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会学、乐学,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乃至终身的学习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