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读后感
(2018-04-10 21:55:47)分类: 读书空间 |
《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读后感
田 园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籍是人来进步的阶梯”……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不胜枚举,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读书的习惯、阅读的水平、自我思辨内化的能力如何呢?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怎样从自身做起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有效指导,让孩子们热爱读书,培养孩子们的读书习惯,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呢?读了蒋军晶老师的《和孩子聊书吧》这本书,带给我深深地思考和启发。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显然,《课标》中的这些表述,肯定了语文课程的基础地位,把语文课程的特质聚焦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进而突显了“实践性”和“综合性”。同时,强调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真正实现语文特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达成核心任务——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必须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大语文”,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外阅读中开阔视野、丰富积累、活跃思维、滋养性情、塑造人格、增强能力,促进全面发展。《课标》对小学低段的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小学低段学生能选读自己喜欢的书;能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介绍给别人;养成每天看书或读报的习惯,阅读总量达到5万字左右。小学中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并且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然而“快餐文化”“电子文化”强烈冲击学生的课余生活,家长普遍对课外阅读较为盲目,学生的课外阅读出于随意状态,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识字、词汇量极少,课外阅读很容易被忽视。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课外阅读习惯,尝试以绘本阅读为着手点,苦于指导方法上的寻求。蒋老师将自己10多年的聊书心得、奇思妙想、大胆探索和成功经验,结合书目与课例详实生动、深入浅出地加以表述,我不禁感受到了他问温文尔雅的气质,也看到了爱读书会读书的孩子们,他们一同构建了一节节用生命在阅读的语文课堂。
坚持、创新、智慧,正是我们的绘本阅读研究所需要的。正如歌德所说“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经被人思考过千百次;但要想使它们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一定要经过我们自己再三思维,直至它们在我个人经验中生根为止”。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产生显著的化学效应,使课外阅读指导发生质的飞跃——师生共同形成大语文的“教”、“学”观。教师主动利用开发课外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给孩子创设学习体验语文的平台,把绘本阅读引入课堂,引入孩子们的生活,读出无限活力,读出无穷乐趣,使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生活化教学,使师生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中,使生命在阅读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