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教学——环境描写的作用
(2018-05-01 13:09:33)分类: 教学设计 |
记叙文阅读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群文阅读专题分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环境描写;
2、学会分析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识别环境描写,分析其作用;
2、总结把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解题方法和技巧在具体文章中的运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二、知识回顾(教师提问)
什么是环境描写?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出示多媒体课件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指对日、月、星辰、天气、自然风光等的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能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品质,突出人物身份地位,推动情节的发展,起衬托中心意思的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的描写。能揭示人物思想产生和导致事件结局的社会根源。
三、典型例题的分析
1、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羚羊木雕》
自然环境描写,
2、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孔乙己》
社会环境描写
格局,曲尺形大柜台,靠柜外站着,下酒物、短衣帮,穿长衫,慢慢坐喝
通过描写鲁镇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下文展开孔乙己的多余人形象,揭示孔乙己的悲剧作铺垫。
3、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
水波粼粼的鱼塘。
自然环境描写,暗示母亲做出决定的原因,推动情节的发展。
4、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社会环境描写, 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普法战争。
四、归纳小结:
1、环境描写的作用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
交代背景
表现人物思想情感
突出文章中心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为下文作铺垫(点题、引起下文)等。
五、品读
阅读《怜悯和善行的距离》《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在烈日和暴雨下》
1、自由朗读
六、方法引领:
a,从而分析出色调一直的气氛,进而分析出与之相关的人物品质。
结构上的作用:(铺垫,点题,引起下文,呼应等)进行筛选。
(二)突出文章中心、交代背景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重在思考描写内容与文章表现主旨的关系。
交代故事发生背景(
(三)烘托人物心情作用:
借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就是通过描写与人物某种心理的色调一致的景物,烘托人物心情。反衬就是描绘与人物心理的色调截然相反的景物,从反面烘托人物的心情。如以“哀景”写“乐”和以“乐景”写“哀”,皆属此类。
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是为了衬托人物心理的标志有二:
该环境描写所在的段落中,或其前一段或其后一段有对人物相关的心理(情绪)的描写;
所描写的环境表现出来的色调与人物心理相一致。
(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作用:
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结合上下文具体内容分析其推动情节发展作用进而突出文章中心
七、结束语
环境描写有妙用,营造氛围见背景。
人物性格它渲染,后面行文作铺垫。
主题思想来深化,散文阅读不用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