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叙文阅读之侧面描写

(2018-04-29 21:59:00)
分类: 教学实录

《记叙文阅读之侧面描写》课堂实录

彭州中学实验学校  刘长波

教学目标:

1、认识侧面描写的作用。 

          2、掌握侧面描写人物的方法。 

          3、学会合理运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重点:掌握侧面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合理运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与交流、对比法、归纳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各位同学大家好,有这样一个故事(多媒体出示):

教师: 宋朝时候,有一次画院招考。考试是命题作画,题目是一句古诗:“踏花归去马蹄香”。

考场上安静极了,应考者都在认真思索。有的认为诗句的重点在“踏花”二字。于是就画了一些花瓣,让一青年骑着马在花瓣上行走。他想这不正是踏花么?表现了那春游之后的愉快心情。

有的在分析之后,觉得重点是在“马”上。踏花也好,归去也好,马蹄也好,都离不开“马”。于是就精心地画了一匹骏马,一青年骑在马上从花丛中疾驰,显得很有气势。

也有的人琢磨“马蹄”应是重点,因此在画纸上突出那腾空的马蹄,并在“马蹄”旁画着纷飞的花瓣。他想花瓣都被扬了起来,马蹄还不会“香”么!

众多的应考者中,朱中画得很特别。他的画卷上根本没画花瓣。他画的是:夕阳西下之时,一位英俊少年骑在一匹骏马上。马在奔腾着,马蹄高高扬起,一些蝴蝶紧紧地追逐着,在马蹄的周围飞舞。

朱中交卷后,考官一张张评选。当他看到朱中所画的那张蝴蝶纷飞的画卷时,就会心地笑了。这张画被评为最佳。

教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朱中的画为什么是最佳呢?

罗子涵: 朱中的画中没有花,但那追逐马儿的小蜜蜂却使人依稀嗅到那浓浓的花香。花香是难以正面描绘的,即使非要从正面描绘,也往往会显得直白、平淡,而以蜜蜂衬花香,则使作品从虚无中见出丰盈,从而取得一种含蓄蕴藉、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正因为此画有诗一般的含蓄,才博得宋徽宗拍手叫绝。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三篇文章,观察这三篇文章共同采用的表现方法是什么?

学生共同讨论:表现手法是侧面描写。

教师:请同学们再次细品文章,勾画出三则材料中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句子。感悟侧面描写的写作技巧。

(学生讨论)描写具体方法:

材料1、《老残游记·绝唱》——刘鹗

吴思佳第一则材料是侧面描写的:以人衬人。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写听众反应,从侧面描写出小玉的技艺之高超,起衬托的作用。

材料2、《社戏》——鲁迅

王恩华:第二则材料是侧面描写的:以景衬人“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美丽的景物描写衬托出“我”愉快急切的心情

材料3、《口技》——林嗣环

邵子君:第三则材料是侧面描写的:以人衬人“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语句作用:观众的神态、行为、动作形象的从侧面衬托出口技人艺术高超.

曾语姗:第三则材料是侧面描写的:以物衬人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以道具的简单从侧面衬托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教师:那什么叫侧面描写呢?

刘俊杰: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教师:侧面描写应该如何运用呢?

杨继怡: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

侧面描写是作家在进行文章或小说写作时所使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是描写手法的其中一种。

教师总结:

侧面描写的主要形式:

一、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为主以侧面烘托为辅

二、不宜正面描写的,用侧面描写加以渲染

老师出示提醒作用:

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补充,烘托主要人物,含蓄,能够引起读者的想象。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侧面描写所占的篇幅引导学生讨论:

陈思言:侧面描写只是辅助,应该做到少而精。

写作训练

<<百变的我>>为题写一段文字。

要求:

1、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多角度展示自己。

2、运用多种描写

3、详略得当。

4、字数300字左右

学生多媒体展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