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铁路局客运段改革不能换汤不换药的折腾!
(2020-04-01 11:31:40)
标签:
时评文化历史教育杂谈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铁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硬件方面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几个型号的更新再由电力机车到动车和谐号发展到现在的高铁复兴号,随之是更新换代的由绿皮车人工烧煤的锅炉取暖到电暖气和现在的空调列车,技术和后勤保障在不断的更新,软件方面除了人员在不断的变化,由老工人低文化到现在的新老交替向中高学历发展阶段,实行了绩效捆绑制,其他的管理方面没有什么变化,还是老一套管理方法;以罚代管简单粗暴来完成罚款任务,没有人性化管理,罚款才是目的霸凌思维。
铁路改革初期老工人是功不可没的,付出了很多汗水和代价,比方说;行车部门的轮乘制度,由于开放初期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铁路无论是货物运量还是客流量都是非常大,货物运输到站后火车司机和运转车长到公寓按顺序各自登记后休息,然后排到你提前俩个小时出乘,运量大的时候只能休息六七个小时,不分白天黑夜,连续几个月这样循环,通勤远的工人都没时间回家只能吃住公寓,乘务员也是一样,列车回来后卧具卫生都是乘务员自己干,有时还要走小线,就是人员不够替班,基本都是一个人干俩个人的活甚至更多,工人们没什么怨言,就这样硬干过来了。
随着改革的步伐加大一些人赚到了钱,在三观错位的年代铁路工人也蠢蠢欲动,当时普遍的现象就是带人,办卧铺票,倒烟成风,造成很大的影响,后来哈尔滨铁路局新上任一个局长大刀阔斧的进行铁腕管理,才刹住了这种的风气。歪风邪气刹住了,但是给后来的管理留下了不可抹去的影子,至今还有余温,就是以罚代管简单粗暴的管理。
哈尔滨铁路局改革初期在制度和管理上虽然有些混乱,但是自从来了新局长后就扭转了局面,这时哈尔滨客运段出台了很多霸王条款和管理制度,工人们敢怒不敢言,为了养家糊口只能饮泣吞声,有的工人保留职务自谋职业,有的工人不断的上访告状,大量铁路工人流失在外自谋职业,铁路各个站段严重缺员,2009年铁路总公司下令铁路职工全部返岗,铁路要进行新的改革。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荣物价不断的上涨铁路职工的工资开始逐年上涨,2011年哈尔滨铁路局客运段准备把保洁人员甩包袱分离出去划拨到生活供应段,让职工签空白合同,被职工上访告状,没有实施成功。
2012年哈尔滨铁路局客运段,把保洁车间内保(车上干卧具卫生)先归车队管理,后取消内保保洁,人员全部上车乘务,保洁由乘务员自保回归以前工作模式,外保(刷车皮)直接划拨车辆段,一些不想乘务的工人划拨到哈西站,改革初见成效,这样哈客可以做专业的乘务工作,一些老弱病残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巡检),这些老弱病残人员都是一些工伤和老工人因积劳成疾造成的一些疾病,慢性病,老年病,有的老工人腿脚不利索或有语言障碍,不适合乘务工作。
常言道;术业有专攻,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客运段就是专业的乘务员工作,可是好景不长不知为什么又变回了原来模式!换汤不换药转一圈回到原点,难道这就是哈尔滨铁路局客运段的改革?
2015年改革实行工资捆绑绩效制,以前的保洁车间又从新成立,大批乘务人员(俩个保洁车间7百多人)到保洁车间做保洁工作,乘务员比保洁工每月多开1500元左右的工资,现在的工作条件,环境,,待遇比以前要强很多倍,为什么有大批的乘务员自愿降职降薪到保洁车间工作,这个问题哈客的领导干部们想过吗?不明白到网上搜一搜到论坛上看一看工人们都怎么说,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是换汤不换药的乱折腾。
这样的做法使列车乘务人员减少缺员,哈尔滨客运段又重新招聘新人,当时哈尔滨铁路局改革是以减员增效为主,没想到哈尔滨客运段人员越减越多,工人的工资不但没增加效益,返到下降了,干部的工资倒是涨上来了,然后哈尔滨铁路局客运段用各种分制绩效分值方法克扣工人工资来平衡各个科室和干部工资及奖金。
2019年又把保洁车间保洁人员划拨车队管理,这就是哈尔滨铁路局客运段的改革;从保洁车间管理到车队管理在到保洁车间再到车队管理。这几年没干别的就这样“来回折腾工人”。请问哈尔滨铁路局这也叫改革吗?
改革是要创新,不能乱折腾,要改弊端,改缺点,改不足,哈尔滨铁路局客运段的领导干部要是不懂怎样改革可以借鉴全国很多大型企业的方法,很多大型企业员工都是股份制了,和绩效捆绑有相似之处,但是股份是明的,绩效是暗的。如果干部和工人按比例工资就一目了然了,让工人信服。当然制度要明确奖罚要分明,不能大帮哄,一人有错,连带无辜职工,甚至全体受牵连。这就是变相盘剥克扣工人工资。
哈尔滨铁路局客运段要想真的改革好,就要减少没必要的一些人员,把实惠都分给职工,而不是打着改革的旗号用绩效制瓜分工人的血汗钱!有工人形容一个铁路工人干活六个铁路领导干部指挥。说明了什么?
2020年哈尔滨铁路局客运段又让职工签空白合同,不知道这是卖的什么药,玩的什么猫腻,让我们拭目以待!
哈尔滨铁路局客运段
杜立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