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淮南鸿烈解

(2018-06-29 13:41:09)
标签:

国学

文化

历史

古籍

分类: 哲学经学
简介:
《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此《淮南鸿烈解》由明茅坤、茅一桂辑评,鸿烈的意思是广大而光明。全书共二十一卷:原道、俶真、天文、墬形、时则、览冥、精神、本经、主术、缪称、缪称、齐俗、道应、氾论、诠言、兵略、说山、说林、人间、泰族、要略。此为明刊朱墨套印本。

这部书的思想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夹杂着先秦各家的学说,故《汉书·艺文志》将之列为杂家类。梁启超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胡适说:“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书又集道家的大成。”刘文典写有《淮南鸿烈集解》。「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东汉高诱《淮南鸿烈解序》)。作者认为此书如道一样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

明万历八年,明代知名文学评论家茅坤之子,茅一桂刊刻《淮南鸿烈解》,一时风行海内,然茅坤对子一桂之作甚不满意,便又重新整理其书,并决定采用套印方法,以便观览。遂成此编。

刘安(前179年-前122年),西汉沛郡丰(今江苏省丰县)人,刘邦之孙,刘长之子,淮南王,都寿春。招门客一同撰写《鸿烈》(后世称《淮南子》)。《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刘安因被告谋反而畏罪自杀。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末儒将茅元仪祖父。嘉靖十七年进士,官广西兵备佥事时,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茅坤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则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茅坤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同被称为“唐宋派”。
淮南鸿烈解

淮南鸿烈解

淮南鸿烈解

淮南鸿烈解

淮南鸿烈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舟车所至
后一篇:徐霞客游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