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理解

(2022-03-11 16:10:41)
分类: 孩子成长

  阅读理解

曾经在学生时代我最骄傲的语文阅读理解题,沦陷了。

提炼总结是阅读理解题的最好的方式。我就在别人刚学会审题的时候,我就能熟练去答题了,可是最近晚上陪孩子学习发现我的理解高度在我的学生时代还是比较肤浅了。因为答案给的高度真的无懈可击。有的答案给出的直接就上升了一个理论高度。

所以让孩子尽快的跟上阅读的进度,让她不至于落后,我从上学期就开始就给孩子准备了这方面的涉猎内容。陪着她去做。共同进步吧。

前天晚上领着孩子做,朱熹的读书三到,第一小题问的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小文的意思,我的孩子只能写道:读书时,必须心到、眼到、手到。这样才能把书读好。而答案给的是;朱熹喜欢读书,并从读书里面总结出自己的读书方法。

昨晚做的是三人成虎,文中最后一句: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回国后,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这句话的理解为什么魏王没有召见庞葱?是选择题,A是因为魏王没有什么事要见他。B、是因为魏王听信了谗言。C、是因为魏王很信任庞葱。知道三人成虎的人都知道选B。可是知识面很窄的人就不一定了。我给孩子解释,两个人很久都没见面,一旦知道另一个人回来了通常都会面见聊聊,但是如果不见就是彼此不信任了,为什么不信任了,就是因为他相信了谗言。再就是古代有制度,大臣回来以后要找君王述职就是和君王说说自己干了什么,但是国王不见他,就也是因为听信了谗言。最后一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孩子答得是:就是说一个人老是听别人说,一件事的对错,最后最后说的人多了,就会相信。答案基本也是这个。但是我又给孩子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阅读理解的路任重道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逛旧书摊
后一篇:自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