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获得一项“现代化管理成果奖”
【回忆录】
我曾经获得一项
“现代化管理成果奖”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沈阳曾经发生过多起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女出纳员,在去银行存取款的途中被抢劫案件,闹得人心惶惶。各个单位都积极采取措施想办法应对,许多单位把女出纳员都换成了男出纳员。当时,正在企业政工部门工作的我,就被单位领导调离原岗位,安排到财务做了一名出纳员。
从政工部门一下子转行到财务去做纯技术性的工作,我本身又没有基础,这对我来说,的确是一次重大的挑战。通过这次工作的转换,让我经历了一个从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掌握业务技能和逐步提升完善自己的过程。
为了适应工作需要,我首先考取了从业必备的会计证,并报名参加了四川经济管理学院财会函授班。后来通过考试,又进入到辽宁省委党校财会大专班,经过三年的半脱产学习,各科考试成绩合格,顺利地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并获得证书。在此期间,我还相继参加了全国会计职称统一考试和珠算等级考试以及会计“两则”学习,并参加了新旧会计制度接轨培训等。
财会工作是个纯技术的活,就连打算盘也要分成五个等级进行全国考级,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珠算等级证书”。仅此一项,我先后参加过两次考试并取得两本珠算等级证书。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使我对财务工作有了新的感知和认识,从开始的出纳员、核算员,到主管企业财务全面工作,直至后来担任厂长助理一职。
新的领域,新的知识,赋予了我新的动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依靠所学的知识,为企业经营发展谋划并奉献力量。其中,最令我感到有成就感的就是曾经获得过一项沈阳市现代化管理成果二等奖(沈阳市轻工业管理局现代化管理成果一等奖)的荣誉。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许多企业在经营上都普遍遇到了原、辅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使之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效益滑坡。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一股学习“邯钢”的热潮。“邯钢”依靠自身的能力,不断从企业内部消化增资因素,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全国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我所在的工厂,在这次活动中,结合本单位实际,通过学习和借鉴“邯钢”的成功经验,着重从降低企业产品成本入手,也走出了一条“运用目标成本控制法,增加经济效益”的新路。我们从厂内三级核算的每一个环节上,严格把各项成本指标细化,并具体落实到每个车间、每道工序和每个人的头上。通过努力,使企业在内部不断消化增资因素,修旧利废,厉行节约,使企业当年实现了扭亏为盈,职工工资和奖金也有所增加,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受到了上级的表彰和奖励。
作为目标成本控制法的具体实施人,我将具体的做法和步骤整理成文,并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成果,通过公司上报到所属市轻工业管理局,经过严格审查,被评为“沈阳市轻工业管理局现代化管理成果一等奖”。局里又将此项成果推荐到市里,又被沈阳市评为“现代化管理成果二等奖”,市里和局里先后下文并颁发奖金予以鼓励。
1992年6月,我的这篇文章,被辽宁省会计学会、辽宁省轻工业会计学会和《财会信息》编辑部收录编入到辽宁省会计学会第五届年会专辑里发表并交流。后来,又被《财会信息》杂志社评为优秀文章,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回顾这段往事,虽然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但我至今仍然保留着那些获奖证书,还有那本厚厚的刊登着《运用目标成本控制法,增加经济效益》文章的年会专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