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日光镜铭新释
(2020-01-07 00:11:59)
标签:
转载 |
日光镜铭新释
李学勤
日光镜是西汉铜镜中最多见的品类之一。如《长安汉镜》一书统计,在汉长安地带发掘的1100余座汉墓中,共出土铜镜300多面,日光镜竟占92面[1],其年代自西汉早期下至新莽。按该书所说日光镜,是特指一种形制偏小,圆钮,钮座环以连弧纹或索状纹的铜镜,同书所列“日光草叶纹镜”、“日光四乳铭文镜”等尚不在内。本文讨论的日光镜铭,泛指铭文以“见日之光”或类似文句起首的铜镜铭文,其形制不限于《长安汉镜》的日光镜,这是首先要说明的。
其次还须说明,有日光镜铭的铜镜广泛见于许多著录。本文为了方便,借用日本“中国古镜研究”班《前汉镜铭集释》所辑铭文的编号[2],在引用时以括弧注在镜铭后面。
日光镜铭非常富于变化,以“见日之光“作为首句的居其多数,最可见的乃是:
见日之光,天下大明。(242)
类似的有:
等等,都是在“见日之光“后面加上另一四字句,末字与”光“字叶押阳部韵。
铭文较此更长的,是在“见日之光,天下大明“之后再增多文句,仍押阳部韵,如:
见日之光,天下大明,乐未央。(303)
见日之光,天下大明,用者君卿。(235)
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千秋万岁,长乐未央。(234)
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服者君卿,镜辟不羊(祥),富于侯王,钱金满堂。(302)
又有把“天下大明”改成同义的“天下大阳”的,如:
见日之光,天下大阳,所言必当。(236)
见日之光,天下大阳,服者君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233)
见日光,天下大阳,服者君卿,延年益寿,敬勿相忘,幸至未央。(232)
最后一例首句少一“之”字。
个别还有将“见日之光,天下大阳”的“光”、“阳”二字互易的:
见日之阳,天下大光,长勿相忘。(237)
现在的问题是,在镜铭中如此多见的“见日之光”一句,究竟是什么意思?学者一般的意见,是把“见”读为“现”,训作显现,《前汉镜铭集释》便是这么解释的[3]。不过这样讲来,“见日之光”即铜镜显现出日光,似乎仍有问题。试对照下列铭文:
如日之光,所居君王。(212)
相当“见日之光”的“见”字的乃是“如”字,说铜镜明亮“如日之光”,显然要贴切得多了。
最近看到一面连弧草叶纹镜,其铭文前部是:
见日之光,若月之明……
两句相对,不难看出“见”也相当“如”字,才能称得起工稳。与之相似的有:
“有”字也和“如”、“若”通训[4]。总而言之,这里的“见”不该读为显现的“现”,而是一个与“如”、“若”等义近的字。
说到这里,熟悉古文字的读者一定会想到,这个所谓“见”字其实应该释为“视”。
将从“目”从“儿”作立姿的所谓“见”与从“目”从“卩”作坐姿的“见”区别开来,是近年根据郭店楚简得出的重要推论,可以上溯到殷周甲骨金文,裘锡圭先生有详细论析[5]。镜铭的“见”正是下部从“儿”作立姿的,表明“视”字这种起源甚早的写法到西汉仍有存在。
“视”,《小尔雅•广言》及《广雅•释言》均云:“比也。”《礼记•王制》郑注也说:“犹比也。”“视日之光”意即“比日之光”,刚好同“若月之明”对仗,都是形容镜面光洁明亮如同日月。
描写铜镜明如日月,在西汉镜铭内十分普遍,例如:
……与天无极如日光……(401)
……如日月光兮。(402)
……如日月光……(417)
……如日月之光(441)
又有讲“光象日月”的,“象”训类、比,见《左传》昭公六年杜注、《文选•七启》刘注,如:
含义都是一样。
附带说一下,“明如日月”一類文句,在很晚的东汉镜铭里尚有存留,还有作“明而日月”的,其中“而”字可与“如”字通用,这一点早在罗振玉的《镜话》中就已经指出了[6]。
本文只是一种想法,尚祈大家指出。
注释:
[1] 程林泉、韩国河:《长安汉镜》,第89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2] “中国古镜研究”班:《前汉镜铭集释》,(日本)《东方学报》第84册,2009年。
[3] 同[2]232镜铭下。
[4] 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第153页,中华书局,1982年。
[5] 裘锡圭:《甲骨文中的见与视》,收入《裘锡圭学术文集》甲骨文卷,第444—44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6] 罗振玉:《镜话》,收入《雪堂类稿》甲《笔记汇刊》,第520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作者简介:李学勤,1933年3月生于北京,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历史学科评议组组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