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功慤:上海美术馆画展.20120501

标签:
教育文化育儿杂谈图片 |
分类: 09、印象上海 |

2012年5月1日星期二,利用假期专程来到上海美术馆参观。
90岁的上海画家张功悫是中国现代派油画大师吴大羽和林风眠的学生,而他在国立杭州艺专的同辈校友赵无极和吴冠中等,都早已是蜚声海内外的名家大师,然而低调的张功悫至今未在国内外举办过一次个展,甚至连一张画也不曾卖过。
张功悫1923年生于上海,1948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专。他跟从吴大羽先生学画40余年,是吴先生的高足。记者昨天看到张老先生此次参展的一批作品,第一感觉就是画风特别的先锋和新颖。
1950年代,当很多画家仍然沉浸在现实主义绘画之中时,张功悫已经开始试验自己的风格。他的画明显地受到了西方当代抽象艺术的影响,不求形似,但求神韵。张功悫认为:“艺术不是客观现实的再现,艺术应该表达自己的内心真实、主管感受和内在激情。”
然而这样一位师出名门,艺术个性强烈的画家,却在画坛默默耕耘了60多年,不仅没办过展,也没卖过画。这与张老先生一生低调的为人准则有关。“也有人劝我办展览,或者卖画改善生活。可我只要融进艺术里就忘了所有的事,艺术就是快乐,艺术就是生命。我哪有空闲去管那些与艺术无关的事情呢?”也因为在纯粹艺术世界的那一份坚守以及淡泊的心态,老先生的绘画才能透着一种真切,充满了时代气息。

据著名收藏家郭庆祥介绍,他是在研究吴大羽体系时发现了张功慤,本次展出的60余幅作品,涵盖了风景、动物、花卉等广泛题材,画面天真烂漫别有情趣,能让观众享受到充分的视觉想象力。
张功慤的现代绘画作品的造型表现方式,并不是刻意描绘或制作能成就的,而是以独特的“天然成趣”的艺术表现方式,暗合了中国古代文艺思想中“无为而为”、“天人合一”的深奥哲理。在创作过程中,他绝不会被眼前物象的外在面貌所控制,而是随时可能有新的发现,从而变化和调整画面的结构与色彩。欣赏他的作品,有时会随着人们视觉重点的转移,常常变化成另外一个新的面貌。他的作品,是作者自由想象、心情畅悦后留在画布上灿烂心灵的轨迹。所以,张功慤的绘画具有“在抽象作品中暗示着具象的造型,在具象作品中又隐藏着抽象的内涵”的特点。他的绘画创作,也不是仅仅具有所谓的高超绘画技巧就能够达到的,而是已深入到一个肉眼看不到的心象世界,充满了无限的生命情趣和造型意象。他有关绘画创作的见解读来更是颇有启发。








常常听人说:“没文化真可怕!”可“文化”到底是什么呢?是学历?是经历?是阅历?
都不是。
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
1、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2、无需提醒的自觉;
3、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4、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活着、爱着、梦想着!更多博文,搜索:洁世界新浪博客
.
.
.
洁世界(编制)
嘉兴市区气温30
空气质量指数42
相对湿度指数68
黄帝纪元4722年
西元2025年09月01日
.
.
.
前一篇:三个人四十年美术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