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20100530

标签:
教育图片文化艺术育儿 |
分类: 10、印象上海 |

2010年5月30日星期日,再次来到多伦路。
多伦路,原名窦乐安路,始筑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北接东江湾路,四川北路,东临四川北路,南接东横浜路,道路成“L”型,长550米,宽10-13米。
多伦路文化街是上海的一条休闲街,南傍四川北路商贸闹市,北邻鲁迅公园、虹口足球场,背靠内环高架、地铁明珠线,动静相间一里有余。街短而窄,路曲且幽。多伦路文化街虽在地图上难有立锥之地,但在近现代中国文化史上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多伦路的路面用石块铺成,路两边的各式洋楼涂饰一新,门面洞开,皆为雅商,字画,古董,红木器具,一路列过去,甚是风雅。经这几年修葺翻新后,再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沪上的人文风情。
2010年,文化部更是授予多伦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的荣誉称号。
景云里是多伦路地区一条普通的里弄,1927年到1930年,鲁迅在这里生活工作了近三年时间。鲁迅之所以会选择在景云里居住,是因为这里不属于外国租界,“这里是中国界,房租较廉,只要不开战,是不要紧的”。由此看来,当时从事与文学相关工作的收入并不高。除了鲁迅,茅盾、叶圣陶、冯雪峰、柔石等人都曾住在景云里。另一个里弄丰乐里,则是著名文学团体“太阳社”的旧址。由蒋光慈、钱杏邨、孟超、杨邨人发起,洪灵菲、林伯修、楼适夷、任钧、殷夫、冯宪章、夏衍等人参加的太阳社于1927年底成立,出版有《太阳月刊》,太阳社的成员均为中共党员。1930年3月初,鲁迅与部分作家成立“左翼作家联盟”,其成立地点也在这里,现已开辟为“左联纪念馆”。太阳社于1929年停止活动,社内成员加入“左联”。因此,多伦路是中国革命进步文学团体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的“现代文学重镇”。
当年,瞿秋白、郭沫若、冯雪峰、丁玲、陈望道、王造时、赵世炎、沈尹默等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都在多伦路上活动过;日本人内山完造和他创办的内山书店,最早就设立在多伦路上;作家白先勇在多伦路上的白公馆里度过童年时光……如此多的文化名人都曾不约而同汇聚在多伦路上,确实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奇观,却也成就了多伦路与众不同的辉煌。
轨道交通:
上海地铁3号线、8号线:虹口足球场站1号口 (多伦路北侧)
上海地铁3号线:东宝兴路站1号口(多伦路南侧)









幸福比财富难,你有很多财富也未必幸福。幸福又比财富易,你有很少财富也可能幸福。
换句话说,得到财富比得到幸福容易,那些不幸福的富人就是证明;得到幸福比得到财富容易,那些不富裕但幸福的人就是证明。
原因在于,幸福无非是生命和心灵的满足,而很少的物质就能使生命满足,再多的物质也未必使心灵满足。
所以,在寻求幸福的道路上,不妨把物质的目标定得低一点,从而给精神追求留出空间。

活着、爱着、梦想着!更多博文,搜索:洁世界新浪博客
.
.
.
洁世界(编制)
嘉兴市区气温34
空气质量指数32
相对湿度指数51
黄帝纪元4722年
西元2025年08月07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