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美术馆.20130608

标签:
旅游图片文化娱乐杂谈 |
分类: 09、印象浙江 |
2013年06月18日星期二,带上相机专程来到浙江省嘉兴市美术馆参观。
嘉兴美术馆(嘉兴市蒲华美术馆、嘉兴画院),占地3.72亩,建筑面积1956平方米,庭院布局,民国建筑风格。2000年12月28日建成开馆,建馆初期为蒲华美术馆(嘉兴画院)。2008年增挂嘉兴美术馆,全称嘉兴美术馆(嘉兴市蒲华美术馆、嘉兴画院)。内设有“蒲作英纪念室”、“岳石尘书画陈列室”。全馆设有常设展厅2个,临时展览厅1个、多功能厅1个、综合会议厅1个。
嘉兴美术馆(嘉兴市蒲华美术馆、嘉兴画院)隶属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集展览、研究、创作、收藏、交流、培训和漫画教育于一体的文化场馆。
开放时间:上午9:00——下午4:00(周一闭馆)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中和街28号
联系电话:0573-82051753

2、浦华介绍
蒲华(1832—1911)字作英,亦作竹英、竹云,浙江嘉兴人。号胥山野史、胥山外史、种竹道人,斋名九琴十砚斋、九琴十研楼、芙蓉庵,夫蓉盦、剑胆琴心室等。晚清著名书画家,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合称“海派四杰”。
早年科举,仅得秀才,遂绝念仕途,潜心书画,携笔砚出游四方,后寓居上海,卖画为生。善花卉、山水,尤擅画竹,有“蒲竹”之誉。书法淳厚多姿;其画燥润兼施,苍劲妩媚,风韵清健。
1911年去世,好友吴昌硕为其料理后事。
传世作品有《倚篷人影出菰芦图》、《荷花图》、《竹菊石图》、《桐荫高士图》。
吴昌硕作十二友诗,记蒲华曰:“蒲作英善草书、画竹,自云学天台傅啸生,仓莽驰骤、脱尽畦畛。家贫,鬻画自给,时或升斗不继,陶然自得。余赠诗云:蒲老竹叶大于掌,画壁古寺苍涯琏。墨汁翻衣吟犹着,天涯作客才可怜。朔风鲁酒助野哭,拔剑斫地歌当筵。柴门日午叩不响,鸡犬一屋同高眠”。
吴昌硕为蒲华所作《芙蓉庵燹馀草》作序言:“作英蒲君为余五十年前之老友也,晨夕过从,风趣可挹。尝于夏月间,衣粗葛,橐笔两三枝,诣缶庐,汗背如雨,喘息未定,即搦管写竹,墨沈淋漓。竹叶如掌,萧萧飒飒,如疾风振林,听之有声,思之成咏。其襟怀磊落,逾恒人也如斯。”
谢稚柳论言:“蒲华的画竹与李复堂、李方膺是同声相应的,吴昌硕的墨竹,其体制正是从蒲华而来”。
蒲华中年尤勤书学,寝馈旭、素,斗墨千纸,数日而尽。至于元明各家书帖,也常把玩临摹。以书入画,酣畅恣肆。
蒲华晚年,笔老墨精。其书法,淳厚多姿;其绘画,燥润兼施,苍劲妩媚。尤喜画大幅巨幛,莽莽苍苍,蔚为大观。所作山水大轴或册页,虽多为山居、读书等传统题材,但布局新颖,风韵清隽。
蒲吴两家粗豪奔放的画风,使因袭纤巧之时风大为逊色,一新画派崛起于沪上画坛。
癖好古琴,遇即购藏,视为心爱之物,名其居屋为“九琴十砚楼”。

3、蒲华艺术特色
. 蒲华能诗善书、擅画山水,花卉、尤爱画竹,一生勤操笔墨,画笔奔放,纵横满纸,风韵清隽。师承陈淳、徐渭、郑板桥、李(善)的风格,在传统基础创造出自己的风格。所作山水大轴或册页,虽多作山居、读书等传统题材,但构思,布局新颖,诗意盎然。笔力雄健奔放,如天马行空,善用湿笔,水墨淋漓,线条流畅凝练,柔中寓刚。
他的写意花卉,多作梅、兰、竹、菊、荷花等,或画秋菊凌霜,或写墨竹,一竿数枝,挺立直上,或作虬枝老梅,繁花怒放;笔墨流畅,凝练着色清丽、生气蓬勃,似阵阵芬芬,迎面扑鼻。他的墨竹画,潇洒奇逸,吴昌硕题为:“墨沈淋漓,竹叶如掌,萧萧飒飒,如疾风振林,听之有声,思之成咏,其襟怀之洒落逾恒人也。”
蒲华的画,主要体现在一股不可遏止的“气”,作画一气呵成,不事琢磨。蒲华不讲究纸的好坏,逢纸即画,有时还画在糊窗纸上,时人戏称为“蒲邋遢”,有所谓“平素不自矜惜,有索辄应,得钱黄垆买醉,斗酒为乐。”吴昌硕在《石交集》中说:“蒲作英善草书,画竹自云学天台傅啸生,苍莽驰骤,脱尽畦畛。家贫,鬻画自给,时或升斗不继,陶然自得。余赠诗云:蒲老竹叶大于掌,画壁古寺苍崖边。墨汁翻衣冷犹著,天涯作客才可怜。朔风卤酒助野哭,拔剑斫地歌当筵。柴门日午叩不响,鸡犬一屋同高眠。”
蒲华纵情书画几十年,练就了扎实的功力,他的书画取法乎上,不流时俗。蒲华的书法是以帖学为根基,参以碑法,所作草书能别开生面,既流畅又稚拙,苍莽驰骤,用笔看似乱头粗服,逸笔草草,多不经意,实则意境高古,雅逸潇洒,生机勃勃,颇得不衫不履之趣,毫不夸张地说,蒲华的书法既使放在历代书法大师作品中也是毫不逊色的。

4、蒲华艺术成就
. 蒲华尤善画竹,有“蒲竹”的美誉。当时吴昌硕画竹,受他的影响亦深。
他的诗集《芙蓉庵燹余草》中的联句注语,就有“时作英画花竹数种”。初期的风格仍未脱尽吴镇、石涛的路数,后来改师文征明,也曾受浙东画家林壁人、傅啸生、姚燮和赵之谦等的影响。他曾在自己一部墨竹集册上题了“文苏余韵”四字,可见他崇尚宋代文同、苏轼的画风,但又自创风格,近百年来画竹者几乎无与伦比。蒲华曾与吴昌硕合作,一画梅,一写竹,昌硕题了“岁寒交”三个字。蒲华也写上“死后精神留墨竹,生前知己许寒梅”。蒲华的《霜蒲秋容图》,以菊花为主,用花青染叶,菊花之前有巨石、枯枝,红花绿叶穿插其间,构图、用笔及设色,皆与吴昌硕颇为相近。
蒲华的书画艺术能够取得极高的成就,缘于他深厚的学养、扎实的功力和率真的个性。对于他的学问修养,同道都颇为敬佩,吴昌硕赞誉他“所作诗类见于题画,不假思索,援笔立就……疏宕之气,播为天籁,此盖平昔流览宋诗而自以‘性情纵之,犹野鹤翔空,幽兰蔽石’,隽逸时芳。”(《芙蓉庵燹余草序》)蒲华具有诗人的浪漫气质,他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融化于诗词,又将诗词融结于书画。因此,他的书画作品蕴有诗一样优美的韵律和意境,格调高雅,空灵脱俗。清末书坛,从赵之谦、吴昌硕、康有为,以至稍后的沈寐叟、李瑞清、曾熙等,几乎都是北碑、篆、隶派一统天下,以这样的背景来看蒲华,他确有南帖之风,他为帖学注入了新鲜的审美因素,脱尽畦畛,他立足于碑,致力于帖的观念和方法,对现代书法的发展也起着不小的作用,他的价值在今人看来也是令人瞩目的。蒲华的工花卉和山水,其花卉上承“白阳青藤”而自辟蹊径,山水取法“石涛石溪”而加以变化。
蒲华画竹名气最大,人称“蒲竹”,百年间罕有匹手。谢稚柳先生说:“蒲华的花竹与李复堂、李方赝是同声相应的,吴昌硕的墨竹,其体制正是从蒲华而来”(《海上名画》)前言)。作为同代人,蒲华的艺术个性和艺术见解对吴昌硕影响颇大,吴昌硕常向蒲华问艺,二人关系在师友间。蒲华晚年笔老墨精,超迈绝伦,其绘画燥润兼施,烂漫而浑厚,苍劲而妩媚,尤喜画大幅巨幛,苍苍莽莽,蔚然大观。蒲华生性豁达,淡泊名利,吴昌硕说他“家贫、鬻画自给,时或升斗不继,陶然自得”(《石交集》)。平素笔墨不自珍惜,有索辄应,兴致所到,抽笔理纸,挥挥洒洒,不求润金多寡,只求痛快淋漓,他的性格一直到晚年都保留着儿童的天真,墓志铭上说他“年臻耄耋心婴儿”,所以他的作品能够散发着绝尘脱俗,天真烂漫的气息。正是由于蒲华有深沉之学识,磊落之胸襟,深厚之功底,过人之天赋,才能使他作品下笔如天马行空,自由驰骋,了无滞碍,进入了自由的王国。






.
.
.
洁世界(编制)
嘉兴市区气温22
空气质量指数84
相对湿度指数31
黄帝纪元4722年
西元2025年03月25日
.
.
.
前一篇:浙江乌镇之行.20140609
后一篇:徐志摩故居之行.201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