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随笔528.愚公移山

(2024-08-21 11:20:29)
标签:

教育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05、读书笔记C
读书随笔528.愚公移山

  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襍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襍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木“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蛾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期東,一暦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太形、王屋二山”,这个太形就是太行山,和王屋山这两座山都在中原,是有名的名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七尺一仞,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古代的冀州,比现在河北大,河北在冀州的南部。这两座山在冀州的南部,河阳北边。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北山有个愚公,九十岁了,他的房子对着山,“惩山北之塞,出人之迂也”,一开门就看到山,挡住他的出路,走路要迂回,另外转一圈。“聚室而谋曰”,他就把同宗召集起来,开大会商量,“吾与汝毕力平险”,要同宗团结起来努力,把这两座山铲平,“指通豫南”,通到河南的南部,“达于汉阴”,一直通到湖北汉口。现在人还可以打这个妄想,因为有开山机啊,慢慢来;他当年一个人,九十岁了,召开大会,他的同宗“襍然相许”,都听他的,可以可以,干了。“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他的老婆出来反对,她说凭大家的力量,连旁边一个小山魁父也搬不动啊,你们何以能够把太行山、王屋山平了呢?“且焉置土石”,更何况把这些泥巴放到哪里去啊?“襍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大家就讲了,那很简单,把这些泥土送到北边渤海去。“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因此他带领子子孙孙,挑担的,运泥巴的,挖这两座山,“三夫叩石垦壤”,三夫不是三个人,是轮三班开山运泥土。“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隔壁邻居太太,有个遗腹生的孩子,才七八岁,孤儿寡妇也愿意去帮助开山。“寒暑易节”,一年过了一年,天气冷过了热,热过了冷,一年只回家一次,那么努力。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黄河转弯处有个小地方叫河曲,有个聪明人,就笑他做这个笨事,劝他不要做,“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这个古文写得很好,很美,说你做的事情太过分了,你太没有智慧了,年纪九十的人,以残年余力,剩下的一口气,你连一根山的毛都拔不了,又如何能对付山那么多泥巴石头啊!
  “北山愚公长息曰”,这位老头子听了他的话很感叹,长长地叹一口气讲,“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他说你的心啊,成见太深了,坚固到动摇不了,打都打不动,一个人成见来了,什么办法都没有,“曾不若孀妻弱子”,你还不如我隔壁邻居那孤儿寡妇,他们就有志气,你没有志气。他说我晓得我年纪大了,“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我要是死了,还有儿子呢,“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儿子还有孙子,一代一代做下去嘛,我总要把这两座山打掉。“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两座山不会长大,我们的子子孙孙做他一万年、两万年、十万年、一百万年,你看我把这个山平不平得了!“河曲智叟亡以应”,这个聪明的老头子听了,没话讲,屁都不敢放了,答不出来了。
  人就要那么有志气,上面说了那么多,天地之间那么大,很多事情不知道,你如果有志气一代一代地努力,继续研究,就被你搞通了,就是这个话。所以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大概我们中学课本都念过,在《列子》里全文记载,表现了最好的哲学意义。人为了求学问知识也好,要成就事业也好,要不断地努力才有成就;如果是聪明人,永远没得成就的,因为聪明人一旦晓得后一步怎么样,就懒了,不想动了。
  愚公这个笨人笨到这个程度了,故事还没有完,“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中国的古书讲,深山大泽必有龙蛇,这个管蛇的神一听到这个老头子的话就害怕了,马上向玉皇大帝报告,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比神还厉害,?惧其不已也”,他真地挖个几千百万年,子子孙孙搞下去,这些蛇子蛇孙就没有地方养了。“帝感其诚”,玉皇大帝听说他那么诚恳,这样好一个人,想要帮他一下,“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就派了夸蛾氏的两个儿子,一个人背一座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个背到东边,一个放到甘肃的南部,一下就把二山移开了。“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山背走了,一路的平原下来,直到湖北。
  愚公移山告诉我们,一个人真立志做一件大事,是不考虑后果的;看起来似乎很笨,但是这个至诚能够感动天地而成功。所以世界上真正成功的人,都是走笨的路线。我们觉得自己很聪明,用聪明办法的人永远不会成功一件事,无论做什么都是一样,修道也是如此。
  活着、爱着、梦想着!更多博文,搜索:洁世界新浪博客
    
.
.
.

洁世界(编制)
海口市区气温31
空气质量指数19
黄帝纪元4721年
西元2024年08月21日



.
.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