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随笔142.南师.仁、智、敬

(2023-01-20 16:17:15)
标签:

教育

图片

文化

育儿

杂谈

分类: 03、读书随笔A-
读书随笔142.南师.仁、智、敬


  《孟子》,讲到整个国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
  这个仁从哪里来?大家解释的很多,我们的文化几千年来解释这个仁字,起码有几百万字,但也讲不清楚究竟什么叫仁。唐朝的韩愈写一篇《原道》,他下的定义是「博爱之谓仁」,所以后世儒家的读书人,都用韩愈这个话来解释仁。实际上韩愈的观念是不是孔子孟子的观念呢?不是,韩愈这个观念在中国文化里,是墨子的观念。墨子讲兼爱,兼爱就是博爱,我爱我的兄弟,我也爱天下人的兄弟;我爱我的父母,我也必须要爱天下人的父母;我爱我的子女,我也要爱天下人的子女,这就是墨子的思想。
  孟子提这三样事,注意哦,一个是爱人,一个是治人,一个是礼。为政之道这三个是重点,尤其是当领导的人,第一是爱人,第二是治人,就是管理人的方法。第三呢?爱人需要礼,管理人的方法也需要礼,礼是中心,非常简单,这是领导人的一个大原则。为政之道,乃至当父母也是一样,「爱、治、礼」,这三样最重要。他的方法呢?「仁、智、敬」,这是三个结论的方法。(以上内容,由南怀瑾老师讲述。)
  活着、爱着、梦想着!更多博文,搜索:洁世界新浪博客
    
.
.
.

洁世界(编制)
海口市区气温20
空气质量指数31
2023年01月20日





.
.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