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随笔051.敬仰的人.荀子

(2022-12-30 13:31:12)
标签:

教育

情感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03、读书随笔A
读书随笔051.敬仰的人.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
  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荀子的思想偏向于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法”,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弓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有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荀子墓:位于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东南一公里处,黄土堆积的坟丘。东西长10米,南北宽8米,东西两端高7米,中间高3米,上面遍布刺槐,墓前有石碑两块:一是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立,碑额篆书为“补建荀子墓碑”,碑文及署名已不清;另一块是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山东巡抚周馥立的,上刻“楚兰陵令荀卿之墓”。1976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投入巨资,墓地已建成为大型仿古式陵园。
  荀子文化园:山东省临汾市安泽县府城镇迎宾巷19号,2012年10月27日上午,山东兰陵荀子文化园举行开工奠基仪式。由上海同济大学进行具体规划设计、山东临沂市兰陵荀子文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建设。总投资2.3亿元,规划用地面积1209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7318.4平方米。2013年农历9月9日重阳节正式开园,主要包括荀子墓园区、祭祀精华区、石仪区、观水区、停车服务区等五大部分。
  客服电话:0539-5581101
  荀子纪念馆:是2014年根据文献记载复原的景观,位于中国河北省邯郸市一条历史文化街区串城街。建于2013年,2015年前完工。这个建筑是为了纪念邯郸荀子而建。
  荀子实验小学: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广泰街,是丛台区全力打造的一所高标准、高品质、高科技的精品公立小学。成立于2017年9月,学校占地18亩,建筑面积8700平方米。
  电话:0310-5106900
读书随笔051.敬仰的人.荀子

  01、荀子出于儒家,但主张与儒学相悖的性恶论,因而从宋代开始被斥为异类,八百年间,人不能进孔庙,文不能入课堂,虽然在秦汉时代也被奉为圣人,可自宋明以后人们讲儒家便只知孔孟,知荀子者甚少。一个要唤醒世界的人,被这个世界淹没上千年;一株迎风绽放的香花,被当做毒草无情地踩在脚下。
  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说:“自仲尼而后,孰后圣:曰:……惟荀卿足以称是。”
  现代哲学史家冯友兰把荀子放在世界范围内来评价,说:“荀子在中国历史之地位如亚里士多德在西洋历史,其气象之笃实似之。”
  英国人类学大师拉德克里夫.布朗说,世界社会学的老祖应当是中国的荀子。
  02、荀子非常明白,他所批评的六种学派和十二子并非全无是处,智慧使得他们各自有各自令人敬佩的理论成就,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追随者,形成一股社会思潮。但是站在一统天下的高度去审视,诸子之说均不能成为一统天下的理论。
  荀子认为,诸子的学说都体现了“道”的一个侧面。也就是说墨子只重视功利而不知道礼义;宋子〈宋趼只看到人有寡欲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人还有贪得的一面;慎子〈慎到〕只看到法治不知道用贤;申子〈申不害〕只重视权势的作用而不知道才智的作用;惠子〈惠施)只玩弄辞藻而不讲实际;庄子(庄周〕只听命于自然而不知道人的力量。而老子(李耳〉则是对于“屈”的一面有所认识,对于“伸”的一面却缺乏见地。所以,他们主张的只是“道”的一个方面,而任何一个片面都不能成为指导一统天下的“道”。
  03、荀子带着无奈与遗憾离开故乡赵国都城邯郸,他为赵国留下的文章《议兵》是一篇独具光辉的珍贵经典。
  先秦时代兵家吴起、孙武、孙膑等所著兵法,谈的大多是战略战术。荀子《议兵》所谈的兵法,则不仅仅是打仗的技术操作,更为重要的是与社会、与政治密切相关的军事政治学。
  荀子第一个把儒家思想融入到军事理论中去。他运用儒家思想总结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争经验,提出了较之其他兵家理论更为关键和深刻的军事思想和原则。应该说荀子的军事思想较之孙吴等兵家更高一筹。
  荀子站在政治的高度来看战争。荀子的军事思想,虽然也探讨战略战术问题,但他特别看重的是战争目的的正义性。两千多年前,在许多人都抛弃正义,一心用战争手段夺取个人和小集团利益的时候,荀子的战争观,非常高明,非常独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有人把荀子的军事思想称之为荀子兵法。
  04、荀子把他在兰陵对学子们的讲授,整理成文章,名曰《劝学》。之篇文章的意义就在于它开启了人类迈出性恶的初始状态走向智慧和善良的大门,为人类脱离兽性、建树善良、走向文明,指出了一条自由之路。
  05、荀子的性恶论和基督教的原罪论,都主张人有生以来就具有恶的本性,所以,人的一生应该终生努力,改恶从善,所以,二者很相似。
  基督教的原罪论,主张把人生的未来寄托于上帝,寄托于耶稣。
  荀子的性恶论,主张不要把人生的希望寄托于天,也不寄托于地;不寄托于神,也不寄托于鬼;完全寄托于自身。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荀子的性恶论产生于公元前三世纪,比基督教早三百年。我们现在找不到两种性恶论之间的联系,只能说这是人类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产生的两种不同文化
  06、荀子的文章《富国》是一篇非常精辟的经典著作。可以看做是荀子讲儒学推向社会实践的总结。它从分析认识人的本性欲望为起点,论述了国家的富足之道,提出了一系列组织社会、发展经济、使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政治原则和方计策略。
  荀子把富民提高到富国的高度来看。他认为“下富则上富”,民富与国富相辅相成,让老百姓发财致富的过程,也就是富国兴邦的过程。
  荀子的经济思想在批判吸收百家学说的基础上,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最高峰。荀子不愧是一个当过多年县令的思想家。仅仅坐在书斋里,没有深入的社会实践,决不会写出这等既有理论又有具体实用政策措施的好文章。荀子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仍然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07、赋是荀子创造的新文体。在荀子之前没有赋,只有诗、辞和古典散文。诗是有曲谱,能够唱的。赋却只供朗诵,不需要曲谱,当然也就不受音乐的限制,尽可以自由地“铺采搞文,体物写志”。赋没有固定的格式,有并不严格的韵脚,借物言志,韵散结合,时而排比,时而铺陈,绘声绘色,不受任何约束,一步步将文理引入佳境,将感情意蕴引向深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荀子第一次以赋名之的作品有《礼》《智》《云》《蚕》《箴》五篇,另有《诡诗》和《小歌》两篇也被后人列为赋。
  荀子以后,仿照荀子写赋的人很多,竟然成为一种被文人喜爱的新文体,而且蓬勃发展,出现了不少因写赋而闻名的大家,如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到汉代,赋的创作达到顶点,竟然成为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文学样式。
  赋作为一种文体,是荀子对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
  08、荀子的《成相》篇,共五十六章,是荀子社会理想的浓缩。
  《成相》是荀子创造的又一种新文体。它不是诗,也不是赋,更不是散文,是一种叙事的可以歌唱的韵文。以二二七加四七的句式,加上韵脚,有论有述,既讲述深刻的治国道理,又叙述曲折的历史故事。它赞美了夏商周三代的王道治世理念,道明了当今朝政的混乱根源,指出了拨乱反正的方计。这是荀子晚年对其治国理想的一个纲要式总结。配上简短的曲调,以民间的艺术形式演唱出去,让男女老少,人人明白。其实,它就是一篇说唱文学的脚本。所以后人评价说,荀子是中国说唱文学的开创者。
  09、荀子在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方面所作出的历史贡献,给中华民族留下了难以用数字计算的巨大财富,荀子为中华文化提出了八大理论创新:
  一、荀子是中国系统确立朴素唯物主义天道观的第一人;
  二、荀子是荀子是创建中国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人;
  三、荀子是创建人类社会学的第一人;
  四、荀子是总结先秦经济思想成就的第一人;
  五、荀子是创建中国成功的治世之道的第一人;
  六、荀子是把儒家思想应用到军事理论的第一人;
  七、荀子是拯救儒学于危亡、并使儒学产生质的飞跃的第一人;
  八、荀子是开创议论体散文、赋体、说唱体文学样式的第一人。
  10、楚考烈王九年(前254),荀子五十七岁,为破除百姓对天的迷信讲:《天伦》。春神君黄歇听信谗言,荀子怀着巨大的遗憾离开了楚国。
  《天论》,是中华民族第一篇完整的唯物主义的战斗宣言。它不但揭破了对天的迷信,还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正确对待天人关系的办法。人和天如何分开?首先,天是天,人是人,不能混为一谈,天和人是两码子事。
  荀子《天论》的矛头指向非常明确,它首先指向享受“君权天授”洪福的君王,其二指向祸国殃民的“人妖”,其三指向被迷信俘虏的愚昧百姓。《天论》篇像他的《性恶》篇一样,触动了每一个当权者和百姓的神经。如果说《性恶》篇是荀子把人们从人性善的迷信中唤醒,那么《天论》篇则是荀子又一次把人们从对天的迷信中唤醒。它像在黑暗中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烛光,照亮了人们习以为常的黑暗世界。但是习惯于黑暗的人并不感激他,反而愤怒地指责他,为什么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看到了光明。所以,荀子的《天论》不仅在当时不被统治者和迷茫于黑暗中的人所接受,遭受责难,而且,和《性恶》篇一起影响了荀子身后一千多年。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把公元前八〇〇至公元前二〇〇年之间,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一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荀子等,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荀子就是出现在轴心时代的一位文化巨人,他的思想,尤其是天道观远远地超越了时代,超越了他的前辈孔子和老子。
读书随笔051.敬仰的人.荀子
  活着、爱着、梦想着!更多博文,搜索:洁世界新浪博客
    
.
.
.

洁世界(编制)
海口市区气温17
空气质量指数53
2022年12月30日





.
.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