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国山东名校:山东省立第一中学

(2018-08-24 16:34:56)
标签:

济南

摄影

历史

山东省立一中

民国

分类: 品泉叙事

山东省立第一中学是民国时期山东省著名中学,校址分别是贡院墙根街、杆石桥街路北。清末新政,清政府令各省建大学堂,府、直隶州建中学堂。时山东十府及直隶州建有官立中学堂十六所,济南府建"济南府中学堂",济南府中学堂即是省立一中前身。

科举制度废除后,原供于科举服务的贡院改建为新式教育服务的机构。济南贡院部分院舍改建为省立一中,校址即是现在贡院墙根街北首。省立一中搬迁贡院墙根街其时间为民国初期。

民国十七年五月济南惨案时,省立一中校舍被日本军大炮炸毁,学校停课。民国十八年底搬迁杆石桥街原山东高等学堂旧址复校,省立一中与省立高中同院,两校以矮墙分立。民国二十三年省立一中更名为山东省立济南初级中学,学校由四年制中学变更为三年制初中。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七事变,是年十月省立一中在校长孙东生率领下西迁(流亡)。途径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地区,跋涉七千里,于民国二十八年元月底到达四川罗江,奉令成立国立六中四分校。


省立一中教学楼(贡院墙根街)


省立一中校旗


山东省立济南初级中学(省立一中)

民国十八年十二月济南初中由贡院墙根街搬迁杆石桥街原山东高等学堂址,学校由四年制中学变更为三年制初级中学。

学校校院宏大,校舍齐整。校院由南至北分别是大门、二门,进二门迎面是口字型院,此院为学校行政区,行政院左侧是三排教职员办公房;行政院北依次是三座二层教学楼,教学楼两侧按纵轴线排列各四座大教室,大教室宽十五米,分三间教室,总共二十四间教室。

教室两旁各七排学生宿舍,每排十五个间房舍。东七排房北首是天文台,西七排房北首是膳食厅。 自二门开始至行政院、教学楼、教室、学生宿舍有亭廊相连。学校院北部是运动区,运动区有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体操棚等。校院西南处有一大花园,花园西北处有两座西式楼房。


省立一中教学楼


省立一中学生宿舍


省立一中化学教室


校院亭廊和教室


校院宿舍区内的甬道


大门内的王尽卿、胡幹卿从教二十年纪念碑


孙維嶽,字东生,山东成武县人,北京大学文学院毕业。民国十九年被山东省教育厅任命为山东省立第一中学校长,时年三十岁。


学校部分教员


省立一中雅乐队


省立一中学生毕业合影


省立一中校排球队


国立六中绵阳校本部校门前学生合影

七七事变后,日本军队沿津浦线南侵,是年八月底打进山东境内的德州地区。九月间山东省教育厅向全省中等学校发出电令,准备西迁。此时段日寇飞机时常飞抵济南上空,投撒传单,恐吓市民,济南城弥散着恐慌气氛。十月初校长孙东生宣布:省立一中向西撤退。省立一中自济南出发,途径泰安、宁阳、济宁、金乡、单县、曹县、商丘,与山东省各流亡中等学校集合于河南许昌、方城。再行赊旗镇、湖北老河口,自此逆江(汉江)而上途中部分女生溺江身亡。

经流亡联合中学校长们商议,改道走镇平、淅川之山路,于民国二七年五月到达郧阳、均县,流亡联合中学遵教育部令在此成立国立湖北中学。民国二十七年十月武汉战事吃紧,国立湖北中学十二月再迁四川绵阳地区。山东流亡中等学校遵教育部令在此成立国立第六中学,以省立一中为基础,在罗江县成立国立六中第四分校,校长孙东生。


山东中等学校流亡路线图


国立六中四分校部分师生合影(民国三十年十二月)


省立一中"狂飙剧团"


国立六中四分校篮球、排球队合影


抗战胜利后山东教育厅行文令:有关单位让还省立济南高中旧址房舍,建省立济南第四临时中学。


济南三中第一届煅冶厰学生毕业师生合影

照片中教员校长 綦际霖 山东著名教育家  书记 翟瑞夫

教员 王明伦 原省立一中训育主任

教员 瞿亚先 原省立一中音乐教员

教员 庐宗文 原省立一中体育教员

教员 邹潜庐 省立济南四临中教员

教员 王炳仁 原国立七中教员

………………

《煅冶厰》是省立一中在抗战流亡中的校刊

一九四八年十月在省立济南四临中基础上建济南特别市第三中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