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中医的玄机
(一)
中医讲的“气、血”,究竟是什么?!
一、“气(炁)”——中医玄机之"第一奥密"!
中医所有理论都是围绕着“气”和“脉”的变化而展开。如果不能理解“
气”和“脉”这中医的两大基石(还有2大基石)的真正要义,那就没有握到打开中医之门的“两把金钥匙”!
中医的气(炁)究竟是什么?!
气在古文是“炁”,这里有三个含义。第一、是无;第二、是有;第三、是在无和有之间加一点点。似有,似无——比无还多点,比有还少点。
发明这个“气”(炁)字的人太伟大了!他是通晓宇宙一切奥秘的人,这个“气”几乎把中医所有的机密都捅开了。发现“气(炁)”这个人,如果穿越到现代社会,也是可以破解现代物理学奥秘,甚至是宇宙物质起源奥秘的人,是可以拿到“世界物理学诺贝尔奖”的人。
注意:炁的本质说的是一种推动“力”,而不是具体某“物质”。
按现代量子物理来“类比”的话,气就是能让三维液态的“血液及其中的物质”能够在“周身”巡行、运化、输送、分布起来的“运载力、疏导力、推动力”。
气在有形的世界是最难把握的,可是却又是最微妙的。气比物质难把握在于无形,气比物质好利用在于气随时可以调控变化。
中医的伟大(系统、完整)就在于它利用“气脉”的通畅,来解决人体“血脉”里存在的问题。“气脉”通,“血脉”则畅,人体就“健康”——无疾无恙。
二、中医对“气”的三大分类 :
身体的气,简单分类有三大类:肺气,胃气和体气。当然还可以分的更细微,但这样简单的分类,才便于简明的认识并利用“气”(炁)。
1、肺气:
肺气就是呼吸的气。西方医学说从肺部吸入氧气,再和血液里的血细胞发生氧化作用来供应全身的需要。这当然是正确的。
同时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吸气:人吸入氧气,这里的气压会渗入到身体里去,这是人体气脉气压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医上十二经络的运行就从手太阴肺经开始的,是不是正切合我这种说法?印度瑜伽的腹式呼吸和中国道教修炼的吐纳之术都是养生的绝好办法,或者我们通过深呼吸,让呼吸的气压尽可能地进入身体内部,让气的动力渗透到更深之处,这样的呼吸就是最好、最简便的养身方法之一。
不过,提醒几点:
其一、这种呼吸要在身心安静的时候才会更深层次的进入体内,如果随意或急躁的深呼吸,效果不好;
其二、这样的方法是个长期积累的办法,不去坚持很难有效果。
这是练习瑜伽、气功、静坐的人身体健康的根本,同时也是瑜伽、气功和静坐的呼吸原理。
请注意,一个心平气和的人,身体一定是健康的。原因就在于他大部分时间内的呼吸都是平稳的顺畅的自然的,这样平稳的呼吸才可以维持身体的元气。安静或心无杂念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2、胃气:
(提示:此非常重要,中医的给药途径主要是通过胃,也强调调脾胃,调脾土之“胃气”;而西医的给药途径是打血管,强调“治血”。)
胃气,也就是中医书常常说的中土之气,这也是人体获得“后天元气”(水谷、药物中的精微之气)的主要来源。食物本身就是补充元气的主要来源,而药草所提供的元气是具有针对身体疾病所缺乏的特别补充或调整。
中药依靠什么治病?依靠的是通过胃吸收的药物的气和血两方面都需要补充的物质,但“并不是靠药物本身的成份”,而是“靠药物调节和推动身体气(元阳)的变化”——来“推动”(驱动、促进)血液,流布到全身各个器官、各个细胞,提供充足的血液营养,来治愈身体因血液营养输送不足——而不能正常“新陈代谢”而“坏死的细胞和器官(疾病)”。从而治愈疾病。
简单说:中医是“导气,以补血”。
而不是像西药简单的直接补充几种“血液”中缺少了的几种物质而已。特别是当血管和毛细血管堵塞(“血脉”不通)时,血液通不过去了(像中风、偏瘫、脑血管梗塞),往血液里打西药,还管用吗?!——不疏通中医的“气(炁)”(疏通“气脉”),行吗?!还管用吗?!
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发现:中土“胃气”(中医叫“水谷精微之气”),与人体肠道系统的“600多种微生物的和谐状态——微生态”密切相关,相关的微生态物质(中医当年称精微物质),除了微生菌菌群本身之外,更主要的是这些微生物的“生化产物”——多种“酶”(其中之一的大肠杆菌产生的酶,就是西药发现和使用的“抗生素”——青霉(酶)素。)!!而不仅仅是“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而这些酶类物质,不仅仅在“血管”和“血脉”中流动、运行,发挥生化作用,更有许多种是“超出”血管、血脉系统,而是在“免疫系统”和体液中发挥它们的“免疫力”、抵抗力、抗病毒、抗癌细胞的特殊“抗体作用”...这是现在绝大多数西药都还是“分子化学态”的简称“化药”的西药,所不具备的成份和功效。
——这就是目前,许多“化药”(化学分子药),无法治疗和治愈那些微生态引起的“免疫性”慢性病(如各种炎症、2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扁导体炎、气管炎...白血病、红斑狼疮、癌症...)的“本质”秘密!
华佗说“上医针灸,中医虚丹,下医汤丸。”
上医、中医,都主要是在“调气”,目标是导引和“疏通气脉”;而吃药在中医里是下策!(主要是在补血“血脉”——与西医西药的“共同”之处,不同之处是中药中有许多成份是调气的,而西药除了西药之外基本没有调气的成份——西医根本就不承认和重视“气(炁)”的存在和作用)。
首先来看看中药的成份都有什么?——几乎所有我们看到的物质,都可以拿来做中药。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是矿物质(微量元素),还是人的排泄物(人中黄)、尿液等等。只要能够克制“疾病”(大多是器官细胞的物质实质病,也有细菌侵害产生的“微生态”病,也可能是流行病毒的侵害,如“新!!!”),就是好药材。
中药您表面上,它是药物成份上(调血)的,实际上它更主要的是含有“调气”的成份物质——要在不同的部位,驱动和调节(调整、调理、调治)气和血的运行速度,以及所要到达的位置的不同程度上,以达到——人体内系统恢复平衡态,也能调节身体与外部大自然环境的和谐平衡。——内、外两系统都达到协调、平衡“天人合一”。——内平衡“保健康”,外平衡“保长寿”!
再回头说说“病”的原理,病是防御体系,是一种固结的状态。病人把中药的药物成份吃进体内,不能简单理解为像西药成份是让药物的分子成份去与体内的毒素做斗争(这是西医的主要治病出发点),而吃中药的主要目标是刺激、调动、调整我们自体的“元阳”,打通“气脉”,让血液“血脉”通过来,也送来了西药药物的成份,来修复我们的肌体——“气脉”通,“血脉”畅,这才是中药治病的“理气、补血”——气(炁)血双修的原理和“真功夫”、系统功夫、深功夫!而不是单一成份、只瞄准病灶——“靶向、精准攻击”!
中医认为疾病都是不同类型的气滞、血瘀!并且认为,宇宙万物其实不仅仅是眼睛可见的,还有许多是我们的肉眼看不见的物质成份(如原子、电子、离子、手机电波、电视电磁波、声音音乐电磁波...我们的肉眼都看不见)。不像西药主要是单一的“化学分子成份”,而中药是许多种成份的——不仅有“分子化学成份”,还有许多“生物活性成份(植物的根、茎、花、果、叶)”,还有许多“生物酶”成份(植物中药成份里有“果蔬酶”,动物中药成份里更多含有动物“活性酶”),等等。
因此,吃中药的“功效”,当然与吃西药的功效——“大不相同”!

3、体气和脉气:
身体的气流总是在全身各个部位循环,也可以说是“一气(炁)周流”。即人体的气动按照一定的方向、一定的路线周而复始...
有人问气的循环真的存在吗?很多人也在喋喋不休的争吵,其实根本没必要争吵。手被轻微烫伤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气泡,说明“气(炁)”在身体是无处不在的。至于气脉和穴道的存在规律,针和灸从古代为人民服务到现在,事实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怎么可能子虚乌有呢?——头痛感冒,身体不舒服等等,只要在相对应的穴位按揉,起码会有明显的缓解的效果,就可以证明穴位、脉络的存在。
很多中医想证明给外国同行看看经络的存在,借用电子技术来阐释人体的气脉,我觉得挺奇怪的——
其一、经络本就不是“电子态”存在的(至少是离子态,或“量子态”),用“电子仪器”根本就检测不出来。不是它不存在,而是检测仪器和检测方法不对!万一电子技术不能测量,那么人体就不存在经络了吗?
其二、真正要解开“气”(炁)的疑问,分子化学、电子化学技术是不行的。而是要用纳米技术、量子技术、磁电、等离子技术,才可以!
尽管现在西医技术已经很发达,但,正如整个人类对宇宙世界和人体世界的认识,还在许多方面受当前“科技发展程度的限制”,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一样,当前医学对人体的“气、血”的认识程度,特别是对“气”这个推动心脏跳动和血液运行的“原动力”的认识,还“处于盲区”——几乎无人研究!
否定或无视“气”(炁)的存在,是人类医学目前认知人体世界“还有谜点和盲区”的原因之一!
也是存在“许多疑难病”和“难治病”的“深层原因”之谜底!
否定或无视“气”(炁)的存在,是医学界(包括西医和中医)的共同损失,也是我们全人类现阶段对人体“生命科学”研究的“盲区”、“困惑点”和“损失”之一!
捅破“这层纸”,医学理论、治病疗效,都将向前“突破性跨越”一大步!
也是当前许多“疑难病、慢性病”病友,解除“久治”不愈困局的——“曙光和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