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真要之“视岁南北”之疑问?
(2025-09-05 08:52:50)
标签:
健康 |
至真要之“视岁南北”之疑问?
“至真要大论”开篇有两段话:(以***号为界)
***
岐伯曰:北政之岁,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南政之岁,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不应;太阴司天,则左不应;诸不应者反其诊则见矣。
帝曰:尺候何如?
岐伯曰:北政之岁,三阴在下,则寸不应,三阴在上,则尺不应。南政之岁,三阴在天,则寸不应,三阴在泉,则尺不应,左右同。故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
****
帝曰:善。平气何如?
岐伯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帝曰:夫子言察阴阳所在而调之,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小大齐等,命曰平。阴之所在寸口何如?
岐伯曰:视岁南北可知之矣。
帝曰:愿卒闻之。
****
*****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帝曰:天地之气,何以候之?
岐伯曰: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也。脉法曰:天地之变,无以脉诊,此之谓也。
帝曰:间气何如?
岐伯曰:随气所在,期于左右。
帝曰:期之奈何?
岐伯曰: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不当其位者病,迭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尺寸反者死,阴阳交者死。先立其年,以知其气,左右应见,然后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顺
*****
“五运行大论”中,(第三组*****号)
岐伯曰: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也。脉法曰:天地之变,无以脉诊,此之谓也。
如果孤零零地读“至真要(第一组***号)”中马莳的注释,世上没有人看得明白,因为前提没有了。(第一组***号)这两段话的注释一定要放在“五运行大论”中,读,才可以。但是,马莳这样解释,又带来新的疑问。
“北政之岁,三阴在下,则寸不应,三阴在上,则尺不应。”见(第一组***号),这段话中“上”“下”意思不明,为后人随意解释开了方便之门,所以,王冰注解特别强调“司天曰上,在泉曰下”,防止后人随意解释,
王冰的解释,唐人看得懂,现代人看不懂,今天
(第一组***号)这两段古文背后隐藏的秘密依然没有破解出来。。
福云
202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