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黄帝内经》中的“五行”和“五运”

标签:
健康 |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
这里首次出现“五运”和“岁”的联系,岁就是年。
《黄帝内经》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
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这里首次出现了“十天干”与“五行”和五脏还有五季的联系:
肝主春…其日甲乙,春是东方木
心主夏…其日丙丁,夏是南方火
脾主长夏…其日戊己。长夏是中央土
肺主秋…其日庚辛,秋是西方金
肾主冬…其日壬癸,冬是北方水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卷之一 五运元通纪篇
地产五行者是水火土金木是也,于六气五行上下相合,万化生成,悉由之尔。
《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
鬼臾区曰:昭乎哉问?明乎哉道!如鼓之应桴,响之应声也。臣闻之,
甲己之岁,土运统之;
乙庚之岁,金运统之;
丙辛之岁,水运统之;
丁壬之岁,木运统之;
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黄帝内经》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气之各主岁尔,首甲定运,余因论之。
岐伯曰:昭乎哉!问也。臣览太始天元册文,
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
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黅同黄
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
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昂毕;
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
所谓戊己分者,奎璧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卷之一 五运元通纪篇
夫运者司气也 故居中位也 在天之下 地之上 当气交之内 万化之中 人物生化之间也 故运者动也 转动也 即轮流运动往来不歇也 于是太极始判 横五运于中 轮流至今 终而复始 圣人望而详之 自开辟乾坤 望见
青气横于丁壬 故丁壬为木运也
赤气横于戊癸 故戊癸为火运也
黄气横于甲巳 故甲巳为土运也
白气横于乙庚 故乙庚为金运也
黑气横于丙辛 故丙辛为水运也
故先轮五运 后纪司天也 即常以司天为客也 运气为主也 在泉亦为客居气
间气为次客也
故五运之气 上合于天 于是
木运之气上合苍天
火运之气上合丹天
土运之气上合黄天
金运之气上合素天
水运之气上合玄天
苍天之气经于鬼柳危室 即丁壬二分也
丹天之气经于角轸牛女 即戊癸二分也
黄天之气经于心尾参井 即甲巳二分也
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毕觜 即乙庚二分也
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 即丙辛二分也
上述内容用图来表示:
太阳所以司于辰戌者何也 谓太阳为水 水虽有于子位 谓君火对化也 水乃复于土中 即六戊在天门即戌是也 六巳在地户即辰是也 故水归土用
正司于戌对化于辰也
按照王冰的注释,天上先有五色的光,再有五色的运,再分出六气。五色的运御到地上,合地上的五行。王冰明确讲 “地产五行者是水火土金木是也”。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卷之五 占候气运纪篇
甲子…运交时面向寅望
丙子…运交时面向巳望 丙寄巳位
戊子…运交时面向巳望 即丙戊俱在巳也
庚戌…运交时面向申望
壬子…运交时面向亥望 壬木寄亥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卷之六 阴亏平正纪篇
乙丑…运交时面向辰 乙本寄辰
丁丑…运交时面向未望 丁本寄未
己卯…运交时面向未 己亦寄未
辛卯…运交时面向戌 辛本寄戌
癸丑…运交时面向丑望 癸本寄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