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橙芝学习网
橙芝学习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38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家玲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含笔记

(2020-05-10 16:10:37)
标签:

王家玲

环境微生物学

分类: 课后习题
王家玲《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王家玲主编的《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梳理知识脉络,浓缩学科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王家玲主编的《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考研真题,培养解题思路。本书从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并对之做了详尽的解析。所选考研真题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考生可以据此了解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第1篇 环境微生物学基础

第1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http://e.100xuexi.com/uploads/ebook/eabb43e21b3e4066babca869cc003abb/mobile/epub/OEBPS/images/image001.png

【重点难点归纳】

一、微生物与环境

1微生物的特点(见表1-1)

表1-1 微生物的特点

特点 具体内容
种类繁多、分布极广 微生物物种丰富多样;微生物代谢类型丰富多样;微生物生态类型丰富多样
繁殖迅速、数量巨大 多数微生物以简单的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当条件适宜时,几十分钟或几小时就可繁殖一代,最快的十几分钟即可分裂一次
个体微小、容易变异 微生物个体微小,比表面积大,加上繁殖迅速,较之高等生物容易发生变异

2.微生物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见表1-2)

表1-2 微生物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影响 具体内容
自然资源 微生物菌种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地球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成员
分解者 环境中有机物的主要分解者,环境中各种有机污染物可得到生物降解,动植物残体不会堆积如山,减少了对环境危害
转化者 环境中无机物的重要转化者,环境中有毒有害无机物可经生物转化为无毒害态的无机物
参与环境污染物的综合利用 参与环境污染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积极分子。微生物在分解有机污染物时,能将废弃物转化生成有益于人体或可以利用的化学物质,如蛋白质,有机酸、醇类等有机溶剂;同时有机物分解,释放大量热能或产生甲烷、氢气等物质可作清洁能源
代谢产生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某些致病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可通过水体、空气、土壤、食品等环境媒介广为传播,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产生温室气体 在特定环境中(如水田、沼泽地),微生物可产生大量的CO2、CH4、NO2等温室气体,有可能助长大气温室效应

二、环境微生物学的定义与研究任务

1环境微生物学的定义

环境微生物学是指研究保护环境的微生物学。

2.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微生物。

3.环境微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微生物在人类生存环境中的活动情况与作用规律;

研究微生物对于人类环境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与有害影响;

研究防治环境污染、改善与提高环境质量的微生物学原理、途径、技术与方法,其最终目的是保护环境并造福人类。

4.主要研究任务

(1)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基本状况与活动规律

研究不同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种群、组成、种类和数量,研究微生物的作用和功能,特别是在环境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中的活动特征与作用规律等。

(2)微生物对化学污染物的防治及其他有利影响

微生物对污染物降解转化的基础性研究

a.查明微生物对特定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可能性,确定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类群及种类,筛选优良降解菌或人工培育高效降解菌;

b.掌握该菌的降解作用机制与原理、降解所需适宜条件、代谢途径与代谢产物;

c.开展从群体、个体及分子3个不同水平对菌株进行细胞学、分类学、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等多方面的研究。

微生物学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性研究

a.有关“三废”的生物处理;

b.污染环境生物修复;

c.环境微生物制剂的开发研究。

(3)微生物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及其防治(见表1-3)

表1-3 微生物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及其防治

微生物 有害影响 防治
病原微生物 在一定条件下会造成环境污染、随环境传播而致疾病流行 针对空气、土壤、水体、食品等环境,研究其中病原微生物类群和种类,它们在环境中的行为与活动规律
微生物代谢物 产生有害的代谢物污染环境 深入研究并查明产生有害代谢物的微生物类群,研究它们的代谢条件、作用机制及在环境中积累的条件,以便提出控制其繁殖与活动及消除其危害的对策与措施
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微生物 使一些沿海港湾及内陆湖泊等水体成为富营养化水体,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赤潮或水华危害 研究富营养化水体微生物类群特征,特别是赤潮与水华发生时的优势微生物的基本情况与变化规律,查明引起其恶性增殖的生态条件及因其旺盛活动而带来的危害和影响

(4)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学技术与方法

要建立直接测定环境中致病微生物及产毒素微生物的方法;

研究并应用微生物作为环境污染的指示菌;

开发多种利用微生物快速检测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毒性及生物致突变性的方法。

三、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的兴起与发展

1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的兴起

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科研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时研究最多的是水体污染及其防治。环境微生物科研工作从开始出现便显现出巨大活力,同时也使人们具体认识到它是我国环保事业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自20世纪80年代迄今,新兴的环境微生物学科得到长足发展与进步。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方向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研究手段日臻完善、充实并先进。

2.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的发展

环境微生物学从其母体学科——微生物学脱颖而出,利用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研究有关环境现象、环境质量及环境问题。它极大地依赖于微生物学中的细胞学、分类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及分子微生物学等作为基础。

更多资料可百度橙芝学习网或点上面习题详解查看,希望对大家考试复习有所帮助,加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