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玲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含笔记

标签:
王家玲环境微生物学 |
分类: 课后习题 |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微生物与环境
1微生物的特点(见表1-1)
表1-1 微生物的特点
2.微生物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见表1-2)
表1-2 微生物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二、环境微生物学的定义与研究任务
1环境微生物学的定义
环境微生物学是指研究保护环境的微生物学。
2.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微生物。
3.环境微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微生物在人类生存环境中的活动情况与作用规律;
研究微生物对于人类环境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与有害影响;
研究防治环境污染、改善与提高环境质量的微生物学原理、途径、技术与方法,其最终目的是保护环境并造福人类。
4.主要研究任务
(1)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基本状况与活动规律
研究不同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种群、组成、种类和数量,研究微生物的作用和功能,特别是在环境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中的活动特征与作用规律等。
(2)微生物对化学污染物的防治及其他有利影响
微生物对污染物降解转化的基础性研究
a.查明微生物对特定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可能性,确定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类群及种类,筛选优良降解菌或人工培育高效降解菌;
b.掌握该菌的降解作用机制与原理、降解所需适宜条件、代谢途径与代谢产物;
c.开展从群体、个体及分子3个不同水平对菌株进行细胞学、分类学、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等多方面的研究。
微生物学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性研究
a.有关“三废”的生物处理;
b.污染环境生物修复;
c.环境微生物制剂的开发研究。
(3)微生物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及其防治(见表1-3)
表1-3 微生物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及其防治
(4)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学技术与方法
要建立直接测定环境中致病微生物及产毒素微生物的方法;
研究并应用微生物作为环境污染的指示菌;
开发多种利用微生物快速检测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毒性及生物致突变性的方法。
三、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的兴起与发展
1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的兴起
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科研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时研究最多的是水体污染及其防治。环境微生物科研工作从开始出现便显现出巨大活力,同时也使人们具体认识到它是我国环保事业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自20世纪80年代迄今,新兴的环境微生物学科得到长足发展与进步。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方向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研究手段日臻完善、充实并先进。
2.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的发展
环境微生物学从其母体学科——微生物学脱颖而出,利用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研究有关环境现象、环境质量及环境问题。它极大地依赖于微生物学中的细胞学、分类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及分子微生物学等作为基础。
更多资料可百度橙芝学习网或点上面习题详解查看,希望对大家考试复习有所帮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