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南大学等四校合编《土力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020-04-09 17:13:37)
标签:

东南大学

土力学

东南大学等四校合编《土力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东南大学等四校合编《土力学》(第3版)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梳理知识脉络,浓缩学科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东南大学等四校合编《土力学》(第3版)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考研真题,培养解题思路。本书从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并对之做了详尽的解析。所选考研真题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考生可以据此了解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0.1 复习笔记

一、土力学的概念及学科特点

(1)土力学是指研究土体的一门力学,它是研究土体的应力、变形、强度、渗流及长期稳定性的一门学科。广义的土力学包括土的生成、组成、物理化学性质及分类在内的土质学。

(2)土是由岩石经历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以及剥蚀、搬运、沉积作用等交错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所生成的各类沉积物。

(3)特殊土有遇水沉陷的湿陷性土(如常见的湿陷性黄土)、湿胀干缩的胀缩性土(习称膨胀土)、冻胀性土(习称冻土)、红黏土、软土、填土、混合土、盐渍土、污染土、风化岩与残积土等。

(4)对土的基本力学性质和土工问题计算方法的研究验证,是土力学的两大重要研究课题。

二、土力学的发展简史

古代许多宏伟的土木工程,如我国的万里长城、大型宫殿、大庙宇、大运河、开封塔、赵州桥等,国外的大皇宫、大教堂、古埃及金字塔、古罗马桥梁工程等,屹立至今,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土木工程经验。

18世纪欧美国家在产业革命推动下,社会生产力有了快速发展,大型建筑、桥梁、铁路、公路的兴建,促使人们对地基土和路基土的一系列技术问题进行研究。

20世纪20年代开始,对土力学的研究有了迅速的发展。

20世纪后期,经过国内外学术会议的召开,大大促进了土力学学科的发展,预计21世纪土力学理论与实践在非饱和土力学、环境土力学、土破坏理论等方面将取得长足的发展。

第一章 土的组成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http://e.100xuexi.com/uploads/ebook/8af4106bedef46cebf505459cbd1db2c/mobile/epub/OEBPS/images/image003.png

【重点难点归纳】

一、概述

1基本概念

在自然界,存在于地壳表层的岩石圈是由基岩及其覆盖土组成。

(1)基岩

定义: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延伸很广的各种原位岩石。

分类:按成因可分为:a.岩浆岩;b.变质岩;c.沉积岩。

(2)覆盖土

定义:还没有固结成沉积岩的松散沉积物。

分布:广泛分布在地壳表层。

2.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是指地壳表层的岩石在阳光、大气、水和生物等因素影响下,使岩石崩解、破碎,再经流水、风、冰川等动力搬运的作用,最终使岩石变成细小的颗粒的过程。

(1)风化作用的分类(见表1-1-1)

表1-1-1  风化作用的分类

风化类型 定义
物理风化 由于温度变化、水的冻胀、波浪冲击、地震等引起的物理力使岩体崩解、碎裂,使岩体逐渐变成细小的颗粒的过程
化学风化 基本定义 岩体(或岩块、岩屑)与空气、水和各种水溶液相互作用使岩石颗粒变细,并且使岩石成分发生变化,形成大量细微颗粒(黏粒)和可溶盐类的过程
水解作用 原生矿物成分被分解,并与水进行化学成分的交换,形成新的次生矿物的过程
水化作用 水和某种矿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矿物的过程
氧化作用 某种矿物与氧结合形成新的矿物的过程
溶解作用 原生矿物成分被溶解,并与水进行化学成分进行反应,形成新的矿物的过程
碳酸化作用 原生矿物成分被溶解,与水中溶解的CO2形成碳酸类物质的过程

3.土的成因类型(见表1-1-2)

表1-1-2  土的成因类型

土的成因类型 定义 基本特征
残积土 岩石经风化后未被搬运而残留于原地的碎屑堆积物 颗粒表面粗糙、多棱角、无分选、无层理
坡积土 残积土受重力和暂时性流水(雨水、雪水)的作用,搬运到山坡或坡脚处沉积起来的土 随斜坡自上而下呈现由粗而细的分选性和局部层理
洪积土 由暂时性洪流,将山区高地的碎屑物质携带至沟口或平缓地带堆积形成的土 水流流速骤减而呈扇形沉积体
冲积土 河流的流水作用搬运到河谷坡降平缓的地带沉积下来的土 颗粒具有较好的分选性和磨圆度,具有层理
湖积土 在湖泊及沼泽等极为缓慢水流或静水条件下沉积下来的土,或称淤积土 含大量细微颗粒,常伴有生物化学作用所形成的有机物
海积土 河流流水搬运到海洋环境下沉积下来的土 孔隙比大,含大量细微颗粒,含有一定量有机物
风积土 由风力搬运形成的土 颗粒磨圆度好,分选性好
冰积土 由冰川或冰水挟带搬运形成的沉积物 颗粒粗细变化大,土质不均匀
污染土 由于致污物质的侵入,使土的成分、结构和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异的土 土壤有异味,常伴有土壤颜色也不正常

4.土的特殊物理力学性质

(1)散体性

颗粒之间无黏结或有一定的黏结,存在大量孔隙,可以透水透气。

(2)多相性

土是由固体颗粒、水和气体组成的三相体系,相系之间质和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它的工程性质;土中固体颗粒(简称土粒)的大小和形状、矿物成分及其组成情况是决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如图1-1-1所示。

http://e.100xuexi.com/uploads/ebook/8af4106bedef46cebf505459cbd1db2c/mobile/epub/OEBPS/images/image004.jpg

更多资料可百度橙芝学习网或点上面习题详解查看,希望对大家考试复习有所帮助,加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