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2020-01-07 12:12:19)
标签:
胡裕树现代汉语 |
分类: 课后习题 |
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录
绪 论
0.1 复习笔记
0.2 课后习题详解
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章 语 音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文 字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3章 词 汇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 语 法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5章 修 辞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0.1 复习笔记
一、语言
(一)语言的性质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1)能记和所记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包括能记(表现成分)和所记(被表现成分)两个方面。
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
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
能记和所记的关系:
a.能记和所记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b.既无相似之处,又无相关之点;
c.它们联系在一起是一种约定的关系。
约定关系有两种,一是个人约定,一是社会约定。
(2)文字
文字使口语成为书面语,它也是一种符号,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的能记是书写形式,所记是语言,包括声音和意义。
2.语言是一个系统
(1)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含一些较小的系统,如语音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这些子系统有各自的结构,又互相联系。所有这些系统又有共同之处,如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
(2)语言又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开放性系统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外部因素可以打破内部结构的平衡,二是内部因素常常互相影响,可能出现中间现象。
(二)语言有全民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工具,人人都可以使用它,造出千差万别的句子,那就是言语了。人们从生活中习得了某种语言,不一定了解它的结构规律。
二、现代汉语
(一)现代汉语的形成
1.现代汉语的定义
(1)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各种方言。
(2)狭义的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它是现代汉民族用来进行交际的语言。
2.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现代汉语是在近代汉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从近代汉语的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到,宋元以后有两种明显的趋势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发生:一种表现在书面语方面,就是白话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种表现在口语方面,就是“官话”逐渐渗入各个方言区域。
(1)汉族在历史上长期用“文言”作为统一的书面语,后来同口语的距离越来越远,学习起来非常困难。因此,另外一种同口语直接相联系的书面语——“白话”就起来同“文言”分庭抗礼。这种“白话”就是我们现在的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主要源头。
(2)宋元以来,用“白话”写的各种体裁的作品非常丰富。这些作品的语言虽然都带有地方色彩,但是基本上属于北方话。它们流传到非北方话的区域,拥有广大的读者,并且促使非北方话区域的人也用“白话”来写作。这大大促进了北方话的推广。
(3)口语方面,大约在白话文学作品广泛流传的同时,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话也逐渐取得了各方言区之间的交际工具的地位。当时北京话被称为“官话”,实际上它不是专为官吏阶层使用的官场雅语,而是全民的共同语。
(4)到了20世纪初,特别到了五四时代,随着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上述的两种趋势就汇合为一,力量更加壮大,这就加速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进程。
“白话文运动”彻底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使一向只用在通俗文学上的“白话”取得了文学语言的地位;
“国语运动”给北方话为中心的北方话以一种民族共同语的地位。
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上都有了统一规范的文学语言。人们也逐渐用“普通话”来代替“官话”。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政治的空前统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党和政府重视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重视汉语规范化工作,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发展更加迅速,它的社会交际效能也大大提高。
3.现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汉语对邻邦的语言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受汉语影响最深的是日语、朝鲜语和越南语。
4.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八届会议于1973年12月18日全体会议一致通过,把汉语列为大会和安理会的工作语言之一。(联合国目前有六种法定的工作语言,除汉语外,还有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二)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方言
汉语的方言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它们之间虽然有明显的差异,但由于语音上对应规律很整齐,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也大体相同,因而它们并不是同普通话并立的独立语言,只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
汉语的方言现在可以分成七区,分布情况大致如下:
1.北方方言区
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中心,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分布地域包括长江以北汉族居住的地区,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一带除外)、四川、云南、贵州四省、湖南省西北一带。
包括四个次方言:(1)华北东北方言,(2)西北方言,(3)西南方言,(4)江淮方言。
2.吴方言区
吴方言也称江南话或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分布地域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镇江不在内),浙江省大部分。
3.湘方言区
湘方言也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
4.赣方言区
赣方言也称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东北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湖北省东南一带也属于这一区。
5.客家方言区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湖南、四川两省也有少数地区说客家方言的。
6.闽方言区
分布在福建省,广东的东部潮州、汕头一带,海南岛和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
闽方言内部分歧较大,有人主张可以分为五个片:
(1)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2)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
(3)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
(4)闽中方言,以永安话为代表;
(5)莆仙方言,以莆田话为代表。
7.粤方言区
粤方言也称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广西两省。
汉语方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其中语音差异最大。
三、现代汉语规范化
(一)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
更多资料可百度橙芝学习网或点上面习题详解查看,祝大家考试都能顺利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