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桔灯

(2024-02-26 17:09:52)

小桔灯

廖春波

 

这已非当年的观音堂码头了,而是小桔灯生态文化旅游区。尽管仍属于向坪社区,但从太龙镇划归陈家坝街道管辖,纳入万州城市规划区。其实,以前叫向坪乡中坝村,盛产古红桔,经体制调整,移民搬迁和城镇化后,才日新月异,成为打卡地。

三峡工程建成,昔日码头淹没,长江流经这里,形成浩渺平湖。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美如画廊。既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又若江南水乡,韵味无穷。小桔灯地标、桔林廊桥、登山步道、露营草坪、亭台楼阁、瞭望塔、栈道、民宿等设施相继配套,锦上添花,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正月初三,我回老家,驱车路过时,游览了景点。不过,我所追寻的还是童年记忆,原万县太龙区属单位旧址。半个多世纪了,历经风雨沧桑,大多破败不堪,隐藏偏僻角落,亟待开发利用。我访幽探微,发现居民纷纷迁移,外地游客不屑一顾,不禁感慨万千,思绪穿越时空。

粮站古黄葛树尚存,虬枝伸向静谧江湾,礁石环绕,纤痕累累。可仓库和晒坝湮灭,我随大人交过公粮,在厨房灶膛旁,首次吃上包子,香喷喷的,至今难忘。

农行营业所关闭,砖房顶摇摇欲坠。那位爱绘画的姑娘,曾把青春付诸柜台,业余常到江边写生。附近的男孩,假装去存钱,甚至冒险游泳,只为一睹芳容,博取嫣然一笑。

邮政支局的绿色信箱犹在,斜挂墙壁,空荡荡的,每日爬山涉水的邮差离世。女话务员,则与农技站小帅哥,通过手摇电话相识,恋爱结婚,后来双双调沙河子,白头偕老。

税务所吊牌腐朽,涂写得乱七糟八。卫生院人去楼空,石拱桥遍布青苔。供销社的屋檐,篾篷千疮百孔。林业站也废弃,庭阶杂草丛生。食品站房卖私人,听不见杀猪声了。

这些地方,在我儿时,热闹非凡,恍若集市。过去不通公路,上县城靠乘船,码头紧邻下端,无论阴晴寒暑,路人成群结队。即使不上街,也到此闲逛,从早至晚,络绎不绝。太龙中学还放露天电影,隔三岔五,吸引着十里八村的人们。我也摸黑打精神牙祭,归途缺伴,过河沟森林生怕撞鬼。

如今,新景观造就,相距不远,老场坊萧条。周末,城里人自驾车,一般当天往返。他们更喜欢游山玩水,围炉煮茶或烧烤美食,横躺草场赏景晒太阳,聊天打牌,拍照留影。在农家院子,我遇见一位留守老人,仍开着商店,货架简陋而商品零乱,生意冷淡,他谈论起旧日的时光,兴高采烈。

古道荒凉,卡门屹立,清代摩崖石刻风化,功德碑也无人问津。赶船人和搬运工都消失了,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残缺,不知留下多少脚印和汗滴。自从陆路四通八达,客轮多退出江湖。现在,我想坐机动船,从蜿蜒山道走回家,断乎不能,只好凝视荒踪野迹,怀古叹今,岁月不复返了。

“点亮桔灯,给心灵放个假”,此乃该园主题,别具一格。当代社会节奏快,岂料因贪婪无度,资源有限,内卷严重,许多人埋怨,却难以改变。为什么慢生活,物质匮乏,交通滞后,反倒知足常乐,相安无事,充满幸福?我凭栏望,大江东去,山无言,水无语,独有往事,历历在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河的声音
后一篇:铁线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