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崛起的山梁

(2024-01-19 22:29:50)

崛起的山梁

廖春波

 


 老家正对小旗山,斜朝大旗山,两山交会小垭口,似红旗招展。小垭口是进出山的通道,接观音堂码头,有数棵蓊郁的古黄葛树,行人歇树荫下,自成喝茶聊天转运场所,当地人集聚,开办商铺饭馆旅社仓库,演变幺店子。

左侧不远的山坳是乡场,即大垭口,头尾有清堰塘和猪市坝。逢场天,颇热闹,十里八村的人们赶集于此,交易的农副产品琳琅满目,打酒称盐购糖扯布相亲的,不一而足,拥挤不堪。纵使冷场,也吸引人。如爆米花,就很有趣,围观者多。待炒熟时,套紧麻袋,砰地一声,口袋膨胀,纷纷装入。但也难免炸飞,撒落泥地,孩子们便哄抢,吃上一粒,既香脆又酥嫩,兴高采烈。

小垭口右边山梁长,有尖山子,是山环水绕的高峰,巍峨雄奇。因为山势险峻,周围阴森恐怖,人迹罕至,神秘莫测。据传,山巅有神庙,已破败不堪。儿时,我每天早晨开门见山,常目睹阴晴变幻不定。

旭日东升,照耀西山,尖山子遥遥领先,山底还有太阳溪。父母根据阳光从山巅移向山沟,又从山沟缓步撤退山巅的情况,能够大致判断白天所处的时辰,提醒我该做何事,如煮饭,割草弄柴,赶牛羊上坡。春夏时节,暴风骤雨,电闪雷鸣,曾引发山火,烧毁过森林,被集体扑灭。秋高气爽,大雁南飞,枫叶映红山岭,山麓橙黄橘绿,云遮雾绕,分外妖娆。冬雪覆盖,积日不化,洁白晶莹,暖阳明媚,熠熠生辉。

崛起的尖山子,充满魅力,无比好奇,我总想一探究竟。山那边还是山吗?我问童伴不知,更不敢随我登山。大人也吓唬,有老虎出没。可我不信邪,暗自寻找机会,偏向虎山行。山腰,有太龙小学,亦松柏参天。一日,我游玩校园,谁料放假了,关门插锁,空旷无人。背后是尖山子,不如了却心愿,说去就走,匆忙上路。

穿过橘园,便是山林,杂草丛生,荆棘遍地,藤萝密布,小径湮灭。仰望山峰,高耸碧空,傲然挺立。而林中鸟怪叫,野生动物神出鬼没,毒蛇盘踞,白妹土獾尖嘴獠牙,老鼠成群结队。我撞见时,毛骨悚然,欲打退堂鼓,又于心不甘,只好硬着头皮,扒开马桑芭茅,沿毛狗足迹,靠近尖山子。

悬崖峭壁陡立,遂绕道青林,奋力爬小山丘。在狭窄刀背梁,则匍匐前进,生怕摔下深渊。就这样,慢慢地,翻上制高点。尖山子平坦,恍若摩天岭,有断砖残瓦。或许,真建过神庙,遭雷劈掉了。放眼远望,北方是群山,但青山之间,流淌长江,波涛汹涌,舟楫扬帆,偶闻轮船,拉响汽笛。

家在南部山麓,田陌纵横交错,民居星罗棋布。山顶的玄天观,与尖山子对峙,仿佛伸手可及。在它后面,重峦叠嶂,沟壑连绵。原来,我生活在崇山峻岭中,一道道山梁蜿蜒曲折,犹如无数人的脊梁骨,拱卫在祖国的西南角。表里山河,形成天然屏障,护佑着我。至此,我对山梁有了新的懵懂认识,这不正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么?

后来,我离开农村,又随大批万州区级机关干部返回尖山子延续的江岸植树造林,保护母亲河。现在,不仅生态林郁郁葱葱,还开发了不少经济林,如红橘、柠檬、血橙等,通过电商畅销五湖四海。家乡面貌日新月异,更提振人的精气神。

我在城市工作,从不媚俗,同流合污,虽然载浮载沉,可故乡的山梁,教我撑起做人的脊梁骨,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也没能屈服我。这全靠尖山子,尽管只攀登过一次,却领略不一般风景,让我一生受用无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旧时的河床
后一篇:六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