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的故乡

(2023-06-06 16:11:58)

文学的故乡

廖春波

 

我的故乡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仙鹤村。这可不是浪得虚名,至今仍有丹顶鹤,当地称之为白鹤。秋季水稻收割后,成群结队栖息田野湿地,不时舞蹁跹,争鸣奏天籁,通体雪白,脖子修长,腿脚尖细,气质出众,自带仙气。

说也奇怪,故乡人寿命长,松林颇多,可谓松鹤延年。很久以前,它所在的大田乡就被誉为长寿之乡,成立万县首个老年协会,尊老爱幼蔚然成风。提起万县,闻名遐迩,与成都、重庆并称成渝万。小时候,外人问家住哪里,我们回答十千县,道拐黄葛树下,挺自负,让人一头雾水,哭笑不得。

后来,万州区取代了万县,太龙镇兼并大田乡,仙鹤村的建制不变,曾列为全区特困村,现已如期脱贫致富。今春,镇里邀请川渝鄂作家“打卡”采风,二十多位才子佳人在橘树遍布的这一片土地上流连忘返,无不感叹山清水秀,物华天宝,文化底蕴深厚绵长。

其实,他们参观的二黄坝楼子,留有我太多的童年足迹。那里住着我的远房亲戚,每逢老辈子生日时,父母便带我去走人户。主人家客盈门,济济一堂,大人兴高采烈,喝茶聊天,小孩们则围绕飞檐翘角、造型别致的箭楼玩耍。这楼始建于清代,由条石木板砌成,三楼一底,圆形回廊,顶有瞭望窗,像江南亭阁,实为碉楼,御敌护院。

我自幼在故乡生活了十多年,但它对我的影响远超过居住城市的四十多年。特别是见惯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后,我愈加怀念故乡,这里充满人世间的真善美,为我的文学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题材和激情。我痴迷它的风土人情,尽管这已是过眼云烟,可我难忘美好的往事。

从乡村到城市,好不容易奋斗成功;从城市到乡村,却又是一场梦想了。从童年到暮年,能慢慢地靠近;从暮年到童年,却永远回不去。然而,文学需要童心,崇尚自然;作家应该回归乡村,扎根大地。坚守初心和朴素大方是弥足珍贵的,不仅父老乡亲期待归来还是那个少年,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也喜欢这样的人。

故乡既是文化概念,也是一种家国情怀。出生地是血地,成长地有童趣,当属第一故乡。工作地和衰老地也使人依恋不舍,维系故土情结。从广义讲,乡镇、区县、省市等地域相同者是老乡,海外看中国是祖国,中华民族统称华夏儿女,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亦有地球村的说法。凡此种种,倾注着爱,正是相亲相爱,把人凝聚一起。

因此,打开格局是必要的,以天下为己任,才是大家风范,在精神上高人一筹。文学的故乡也是心灵的牧场,作家治愈人的是普世价值观,而不是偏见和歧视;照亮人前行的是光明与真理,而不是蒙骗和歪曲。否则,我们会背叛自己,寻不到医治社会百病的灵丹妙药,更无法救赎世人。这将不齿于正人君子,也绝非我的人生追求。

当年我从仙鹤村出发,为什么去远方,现在又无限眷念故乡,究竟是为什么,希望有一枝生花妙笔,从文学上破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山旮旯的家
后一篇:亚龙湾的海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